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报告总结考察报告赴加拿大城市规划与建设考察报告» 正文

赴加拿大城市规划与建设考察报告

[05-09 22:24:43]   来源:http://www.89xue.com  考察报告   阅读:90
摘要: 这次加拿大之行走过的每个城市,个个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多城市不用介绍,便似曾相识,原来在电影、电视里见过。如温哥华市中心屹立于海滨的巨型高楼建筑群,外边是大海、轮船、水上飞机,特别是标志性建筑--1986年世博会会馆,如今是国际会议中心,它外型独特,屋顶就象五个巨型白帆,与碧海蓝天交织在一起,整个大楼就象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它是温哥华市的象征,让人难忘。温哥华市的名信片最常用的就是这组美丽无比的镜头,温哥华个性魅力还不只是具有现代都市的特征,一百年前建立的史丹利公园中的大片原始森林令人赞叹不绝。说她是"森林中的城市,城市中的森林"一点不假。因此,好莱坞大片经常在这里。
赴加拿大城市规划与建设考察报告,标签:考察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这次加拿大之行走过的每个城市,个个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多城市不用介绍,便似曾相识,原来在电影、电视里见过。如温哥华市中心屹立于海滨的巨型高楼建筑群,外边是大海、轮船、水上飞机,特别是标志性建筑--1986年世博会会馆,如今是国际会议中心,它外型独特,屋顶就象五个巨型白帆,与碧海蓝天交织在一起,整个大楼就象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它是温哥华市的象征,让人难忘。温哥华市的名信片最常用的就是这组美丽无比的镜头,温哥华个性魅力还不只是具有现代都市的特征,一百年前建立的史丹利公园中的大片原始森林令人赞叹不绝。说她是"森林中的城市,城市中的森林"一点不假。因此,好莱坞大片经常在这里拍摄。又如多伦多市的城市个性,就从屹立于碧波荡漾的安大略湖畔市中心区高楼建筑群,尤其是加拿大国家电视塔(CN Tower)交相辉映、协调和谐的布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看到此塔就知道是多伦多,听到多伦多就想起此塔。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建于1976年,全塔高553.34米,是全世界最高的电视塔。首都渥太华国会山上的国会大厦,是首都的名片,加拿大的象征。
     魁北克市的城市个性就是法语城市、北美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蒙特利尔的城市个性体现在:法语城市、北美"小巴黎",奥运会、世界博览会先后于1976年和1980年在此举办。尼亚加拉市的城市个性就是尼亚加拉大瀑布,谓之瀑布城。京士顿的城市个性就是千岛湖度假胜地、宜居城市、古都(1841-1844年曾为加拿大联邦首都)。维多利亚市的城市个性就是"小伦敦"、"花园城市"。渥太华的城市个性就是首都、"郁金香城"。温哥华的城市个性就是世界著名园林城市、人居城市(连续8年排名世界第一)。
     此外,加拿大的建筑小品也很有特色。如我们从多伦多到蒙特利尔路过的每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有的追求的特色是原住民印第安文化,有的表现为科幻、现代建筑,还有停着特大轮胎支撑的改装吉普车,农用小飞机,各式各样的恐龙,令人耳目一新。
     对照我们,城市的个性不够明显,往往是千城一面。这也许是当前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产物。不过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必须正视、研究这个问题,特别是大方向不能错, "城市最怕定错位"。省政府刚刚批准的**市新版总规,定位**市的城市特色和个性是"生态城市"、"山水城市",这个定位无疑是准确的。下一步关键是如何去体现。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四面环山、两江怀抱的独特地形,"一江双城"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回应历史,呼唤未来,采取城市设计的手法,将水景(瓯江)、山景(白云山等山)、房景(尤其是江滨房),将水线、山线、建筑天际线,将山、水、城融为一体,达到美学的平衡、协调,在森林中建城市,在城市中保护森林。也许到那一天,**的城市特色和个性就展示出来了,那将是让无数摄影家、画家、艺术家和中外游客驻足欣赏、构思创作、流连忘返的好去处。
     五、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
     这次加拿大之行大学访问交流,印象最深的是,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梁鹤年教授的讲课,他1979年从香港移居加拿大,任教于女王大学,是世界著名城市规划学者。梁教授对培训团的到访非常重视,对讲课内容作了精心准备,特别是他反复阐述的一个观点:即无论在中心城市还是在工业区块,都要为未来发展、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留足空间,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他认为:在城市周边要多留空地,包括农田、湿地、山林、水面;在城市里也要留有空地,不要见缝插房,可以见缝插绿;尤其在工业开发区更要预留发展用地,以便为今后产业转向升级留足空间。否则,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会加大,产业升级的成本明显增加。本质上说,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是不断的土地更新利用的过程。这一点对于正处在快速成长期的我们来说尤为重要。这既是经济规律决定的,也是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进一步说,我们目前所依据的规划是人们依据现阶段的知识和手段对未来的判断和预测。规划的基点是现在,目标是未来,检验的标准是实践。因此,规划应该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由于今天的知识和科技手段的局限性,对未来的判断和预测可能是脆弱的,模糊的,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就像在十年前大家很难想像IT产业会成为一个主要产业,今天的纳米产业对空间布局上有什么要求,我们还在探索,未来的有些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今天可能无法预测到。因此,在规划上一定要"留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考察报告考察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