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运管工作总结
(五)加强行业和队伍建设,从五个方面提高道路运输的整体服务水平。道路运输是直接面向社会大众服务的窗口行业,必须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全面提高道路运输服务质量。要结合贯彻即将出台的新客规,开展一次全省性的业务练兵竞赛活动,提高站乘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国省干线长途客运线路上要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司乘人员着装,统一车辆标志,统一服务标准,大力推广航空式服务;继续深入;开展星级站务员评选、的士之星竞赛活动,培树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行业之星,通过榜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树立行业的文明形象。
2、全面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第一届全省机动车驾驶教练员技术大赛结束后,广大教练员学技术、比技术的热情高涨。对
此,我们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把这种热情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动力。要通过制定《驾驶员培训质量监控管理规定》、开展驾驶员培训学校资质审定等办法,严把培训单位市场准入关、教学质量关和结业考核关,确保驾驶员培训质量。同时,要充分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加快现代化驾驶员培训中心的筹建步伐,努力提高驾驶员培训业集约化经营程度。
3、全面提高汽车维修和检测质量。一是组建汽车维修质量监督站,积极做:好汽车维修质量纠纷的调节、仲裁工作;引入IS0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加强汽车维修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提高汽车维修质量;积极鼓励汽车维修企业连锁经营,提供品牌化服务。二是按照交通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规范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全面推进检测技术升级改造,使用全省统一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实现微机化管理。三是采取服务质量招投标的办法,支持符合相应资质条件的企业开展二级维护作业,建立和完善二级维护质量监控机制,二级维护竣工出厂合格证使用率要达到100%,上线检测合格串不能低于95%。
4、全面提高道路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从我省道路运输实际出发,把信息化、智能化放在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优先位置,遵循统筹规划、行业主导、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的方针,建成各具业务特色的道路运输信息资源网络。2004年,以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为基础,加快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网络市级以上运管部门间联网进程,有效发挥电子办公的优势,实现办公现代化和传输网络化;滨江公路货运站要进一步扩大货运信息平台的覆盖面,实现13个地市货运站间信息共享,联网运营;2004年上半年要完成69个二级以上客运站局域网的安装调试工作,为下一步联网做好准备;以哈尔滨哈西货运中心为依托,深入研究建立我省物流资金结算网的可行性,并选择适当时机,开展试点工作;国省干线长途客运要逐步推广使用电子营运证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加强营运车辆的运营管理。
5、全面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通过完善机制,严格编制管理,加强岗位培训等手段,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行政执法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各地要高度重视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尽快建立健全职业培训的专职管理机构。在此基础上,将营运驾驶员、站(乘)务员、汽车维修人员、危险品操作人员、出入国境运输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统一纳入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归口一个部门实施管理。到2004年底,全省营运驾驶员持证上岗率要达到100%,站务员、干线客运乘务员和汽车维修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要达到80%以上。
(六)逐步实施两项体制改革,努力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一是对现有的客运站经营体制的改革。逐步实现客运站放开经营,经营市场化,鼓励社会办站、一城多站、企业自办站、多企联合办站;逐步取消行政上对客运的班次、班时安排;为客运价格能在一定幅度内放开创造条件。二是对现有的口岸出入国境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当前,口岸管理队伍素质不适应出入国境汽车运输发展的要求,管理很不规范,直接影响了运管部门在口岸地的市场监管力度。为此,2004年,要把绥芬河、东宁公路口岸作为试点,实施口岸出入国境运输的省垂直管理,切实加强口岸出入国境运输的管理。
(七)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加大规费征收力度。近期,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文件,明确运输管理费自2004年起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增强做好预决算编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把运管部门的实际支出与部门预算有机结合起来,合理确定资金流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规范财务收支活动。二是继续完善省级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规范规费征缴工作。三是继续加大规费征收力度,坚持依法收费,全面完成2004年规费征收任务。老工业基地振兴为道路
运输发展创造了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站在全省交通发展的战略高度,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努力实现道路运输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2005年运管工作总结(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