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17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计划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xx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计划
一、 成立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
学院成立答辩委员会,各专业成立每组3-5位教师的答辩小组,并确定组长一名。
二、 毕业论文提交(时间:20xx年5月11日)
学生按班级于5月11日统一上交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毕业论文正文。
三、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审阅毕业论文(时间:20xx年5月11日—5月15日)
学生须按照毕业论文任务书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将论文样稿等相关材料交指导老师审阅,指导教师给出修改意见。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对毕业论文进行修改,完成论文的初稿,并由各教研室主任确定论文的评阅教师,完成对学生论文的评阅工作。
四、答辩资格审查(时间:20xx年5月16日—5月17日)
学生须将未装订的毕业论文交给指导师所在的各教研室主任,答辩小组成员每人应有一份材料,指导教师应上交答辩资格审查表。每个教研室确定答辩小组人员及学生分组名单、答辩时间及地点,并于5月17日下午4时前报学院办公室,统一予以公布。
五、论文答辩(时间:20xx年5月18日—5月20日)
(1)答辩组长负责本小组的答辩工作,答辩的重点在于审查毕业论文(设计)的真实性,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与论文(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
(2)学生在进行报告与答辩时,基本上要求先作5-10分钟左右的论文自述报告,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然后,答辩教师提问,每篇论文一般提2-4个问题,学生须针对提问做出简要回答。
(3)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应指定一人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表》(表见附录11)上作答辩记录,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应及时将评分情况进行汇总与合议,根据学生的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评定成绩,并将意见与评定成绩记入答辩表,由所有参加答辩的教师签字以示负责。
(4)答辩时间:20xx年5月18日-5月20日,答辩地点由院办统一安排。
五、毕业论文(设计)材料归档,时间为:20xx年5月22日下午4时前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结束后,学生应主动结合答辩小组成员教师所提出的意见对论文(设计)进行修改。定稿后,按毕业论文材料装订要求,将材料按顺序整理用夹子夹好(交学院后统一装订),封面采用学校规定的统一格式,图纸应按规范折叠,于5月22日下午4时前以班级为单位,将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各1份送交学院办公室。
六、成绩评定
1、评分标准:参考《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分参考标准(理、工科及艺术设计类)》执行。
2、评语内容: 基本包括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质量和水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独立工作能力,工作量大小和工作态度。评语要求确切、具体,避免简单抽象,千篇一律。应写明该论文有哪些创新、优点、缺点和错误,该生哪些能力强,哪些能力不足。答辩评语中要求写明提问问题和答辩简况。
3、记分制与评分标准
(1)评定成绩时,按百分制记分。指导教师所评成绩占40%,评阅教师所评成绩占20%,答辩小组所评成绩占40%,单项评分一般不超过95分。若指导教师评分与答辩小组评分差值超过20分,则由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最终成绩。
(2)总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时,折合成五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一般情况下优秀占10%-20%,良好占45%左右,中等占25%左右,及格和不及格共占10%左右。
七、 评选推荐“校本科优秀(设计)论文”
学院按不超过20%的比例评选“院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其中院一等奖(一般每专业两名)报学校编入当年的《温州大学本科优秀设计(论文)集》。
八、答辩总结
各答辩小组答辩工作结束后,组长应向学院做出本组学生论文答辩情况的书面报告。学院将对本届学生的论文总体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并汇报学校。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二OO九年五月五日
附件一:答辩委员会名单
答辩委员会主任:丁炳扬
成 员:吴明江、董新姣、李军、柳劲松、应雪萍、钱晓薇、郑蔚虹、陈华林、李玉宝
附件二:答辩小组名单及答辩具体安排
1、 生物技术答辩小组(一)
组长:廖志勇 秘书:叶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