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副院长述职述廉报告
第三件事是平原路校区体育场地的建设,20xx年初,经多方论证党委研究同意搞了一个体育场地的建设方案,总的原则是利用原梁园区老的田径场和看台进行改造,可以节省大笔资金,这个方案已进入招标的关键时刻。个别领导在不经任何会议也没和我这个主管院长打个招呼就自己决定不采纳党委会已通过的方案,重新按自己的意图搞个新方案,这个方案和老方案比一是要多投入一千多万元人民币,二是拆除了二千多平方米的办公楼,三是延长的建设周期,为了要在教评之前完工因施工场地和工期过紧,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在这件事上我虽持反对态度,但人微言轻,最终也没能阻止恶果的发生。
第四件事是在平原路校区教学楼和实验楼的建设过程中,一些重大的设计变更是由个别领导个人决定通知设计院改的,严重违反了基建管理程序,因为一些变更是靠拍脑袋作出的,如两个大楼门厅的柱子原设计直径为1.2米,个别领导说要改粗为1.5米,改粗后又觉得不合比例又让改细,改来改去多花了30多万。再如原教学楼的规划变更后,把楼盖在了新填的水坑上,这次变更光基础处理就多花了150万人民币。许多变更都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由主要领导亲自下令改的,包括我们实验楼原来论证的方案,也在建设过程中把已建成的墙体打掉改变了使用功能,这些都没有经过正当的程序,还美其名曰,建筑的好坏关键在变更,真是天下奇谈。在建设过程中我对这种不负责任的变更进行了抵制,也取得了一点效果,但许多变更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也无能为力,但我自认为尽到了责任。
第五件事是文化路校区田径运动场的建设。20xx年我校动工修建文化路校区田径运动场塑胶跑道,并于当年完工投入使用。不久就发现该项目存在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一是由于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工艺施工,用水泥砂浆处理混凝土基础面层,造成部分区段面层和基层形成夹心,粘结不牢面层空鼓的后果。二是施工单位缺乏北方地区冬季施工的经验,面层强度从直观上达不到国家标准(没有检测数据)。发现问题后,施工单位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但我认为仍不能达到国家标准。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只有面对现实,采取有效的办法,尽量减少学校的损失。对此我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通知公体部启用田径运动场,这是因为田径运动场存在的质量问题和使用与否没有关系,不影响验收的结果。二是按国家对塑胶跑道的验收程序组织验收,等验收结果出来后,按合同追究施工单位的责任。我认为这种处理办法是十分正确的,但在我对项目验收作出具体安排后,这是我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但个别领导却不和我商量,一是下令田径运动场不准使用,二是通知审计处不准验收,两年多一直闲置在那里,给师生锻炼和教学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之所以这样做根本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给我造成不良影响。是以损害学校利益为前提,达到其
《学院副院长述职述廉报告(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www.89xue.com 打击报复之目的,我说打击报复是有根据的,就是因为我在基建工作中否决了某些人打着省委领导旗号以质次价高的地砖冒充名牌地砖以谋求暴利的行为怀恨在心,在工作上给我刁难。文化路校区田径运动场之所以闹出这么大的风波其根源就在于个别人从个人私利出发涉嫌报复造成的且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次田径运动场的质量问题解决的方案就是我主张的方案,但当时个别主要领导就是坚决不同意,不是刁难是什么,现在换个主管领导还是我原来的解决方案就又同意了那,而且追加了40多玩的投资也顺利的通过了。现在有人说他是为了学校的利益,这是不知内情。
第六件事是德促项目建设。我是德促项目领导小组成员,但在德促项目中介投标的过程中却不通知我参加,这也罢了。四年多的实践证明我不是要争权的人。只是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学校的发展做点贡献。但就在招标的过程中为了让一家中标,故意打压另一家,亲自安排不让给另一家打高分。还不放心在自己的打分表上给另一家打了零分。事后又将原始打分表抽出,换了另一张,这是一个高校领导应该做的吗?这样的事都能做出,还有什么事作不出来呢?我在这里重申,我并不是反对德促项目,我只是说近两亿元人民币的项目不经科学论证,不经党委研究就实施了,不要说是讲科学、民主的高等学府,就是一级乡政府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来。但却在我们学校发生了,我为此事曾在院长办公会上严肃地说:这个项目一是要考虑必要性,二是要考虑可行性,五年后每年将增加三千多万的还贷付息压力,我们有没有这个还款能力,在座的领导有些到那时可能已离开商丘师院,但我相信还会有人坐在这个地方,要对这个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项目所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我说这样的话是经过理性分析的。从这届新班子组成到目前为止,我校贷款由原来的1.5亿贷款增加到目前的5.1亿(不含德促的两个亿),而用于征地和基本建设的投入不超过两亿五千万,有一个多亿的贷款用于日常开支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财务状况良好吗?难道说借的贷款没花完就叫结余吗?时至今日20xx年度的财务预算也没有在任何会议上研究过。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这也说明,我们现在的收入收支基本平衡都做不到,那么几年后拿什么还这笔新增的硬性支出呢?不需要认真地论证一下吗?再说我们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教评时设备值已达到九千多万元,就这样有些昂贵的设备还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还有些设备因缺乏实验耗材而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也就是说有枪少子弹。而现在我们在短时间内新增一亿四千万的设备,其必要性不需要认真论证一下吗?要保证这些设备正常运行每年又要新增多少钱。如果不用要这些设备干什么?难道我们仪器设备总值比别的同类院校超过一大截就代表我们的科研水平能远远地把别人甩在后边吗?我真担心用这种大跃进的形式办学能不造成严重浪费的恶果吗?我认为通过每年投入的方法来解决一些急需必要的实验设备更符合实际,更有的放矢。更何况科技日新月异,新的东西层出不穷,现在的设备过不多久就会被更先进的设备所取代,而其自身价值也会逐渐贬值。我们因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而无力添置新专业、新课题所急需的设备,这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吗?这些疑问是我个人一家之言,但起码该项目应该认真论证吧。如果不经科学论证就上这个项目,无异于盲人骑瞎马,是否夜半临深池就不得而知了。我在院长办公会上再三强调,我不是反对上这个项目,而是主张上与不上都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决不能把可行性论证当成可批性论证,造假以获得上级批准,这样做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