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
[10-16 19:33:47] 来源:http://www.89xue.com 事迹材料 阅读:90次
摘要:这位干部不甘心,心想,哪有不收钱能办事的?20xx年春节前夕,他又跑到李林森家“拜年”,结果,连门也没进去。其实,李林森对这位干部的能力十分清楚,知人善任,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是李林森一直的主张。就在这位干部感到前途渺茫时,他被任命为另一乡的乡长。他吃惊、震惊。在新的岗位上,他工作出色,所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当年底比上年净增789元。他感慨万分:“遇到了好领导,给了我做人做事做官的榜样!懂得了,一个干部只要心正,踏踏实实干,就会得到组织认可,受到群众尊重!”李林森以一身正气,做到了他在干部选任工作上的“完美标准”——“上的干部要让群众佩服,交流的干部要让社会信服,下的干部要让本人心服”。“老区建设,缺了人才,就好比。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标签:事迹材料范文,http://www.89xue.com
这位干部不甘心,心想,哪有不收钱能办事的?20xx年春节前夕,他又跑到李林森家“拜年”,结果,连门也没进去。
其实,李林森对这位干部的能力十分清楚,知人善任,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是李林森一直的主张。就在这位干部感到前途渺茫时,他被任命为另一乡的乡长。他吃惊、震惊。在新的岗位上,他工作出色,所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当年底比上年净增789元。他感慨万分:“遇到了好领导,给了我做人做事做官的榜样!懂得了,一个干部只要心正,踏踏实实干,就会得到组织认可,受到群众尊重!”
李林森以一身正气,做到了他在干部选任工作上的“完美标准”——“上的干部要让群众佩服,交流的干部要让社会信服,下的干部要让本人心服”。
“老区建设,缺了人才,就好比大鹏失去了双翅。”这也是李林森常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
上任初期,李林森翻阅《万源市干部花名册》时,意识到一个严重问题:全市30岁以下的科级领导干部仅3人,正科级领导干部大多数在40岁以上。
他向上级组织部和万源市委郑重提议,组织实施“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引才工程,得到中国共产党达州市委组织部以及万源市委的大力支持。
20xx年,“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引才工程启动。李林森天天打电话、跑学校。为了引进一名万源急需的建筑规划方面的研究生,李林森主动与他通电话8次、面谈3次,最终这名研究生选择万源。
这一年,万源引进人才总数相当于过去8年的总和,引进研究生数量是万源市原有研究生数量的5倍,引进经济管理、环境工程、建筑规划、园林设计、医疗卫生等急需紧缺岗位的高层次人才20名、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才110名。
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告诉记者:“万源5年来没有一件因为干部选拔不公或选拔程序不规范而信访的。在全国、全省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中,万源市连续3年各项指标位居第一方阵。”
心有最深的爱——“老百姓就是我的亲爹娘”
20xx年9月,持续暴雨造成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发生特大山体滑坡,滑坡堵塞了整个河床,位于河上游的五宝镇数万群众被洪水围困。时任五宝镇党委书记的李林森火速组织起应急分队,组织群众转移。
傍晚,又饥又渴,与李林森同行的人拿出几包随身带的方便面,大家啃起来。这时,一个老乡路过,随口说了句:“李书记,你们吃饭了,我们的晚饭还没得着落呢!”李林森一下子呆住了,“扑通”一声跪倒在这位老乡面前,眼含泪水,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那位乡亲惊住了,慌得不知所措,“李书记,玩笑……玩笑呢……”
老乡不知道,他的一句“玩笑”,正扎在了李林森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李林森出生在宣汉县红岭乡,他称自己是“山里娃”。1991年,他从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做了一段时间的教师和检察院工作后,便扎进乡村,从一个村支部书记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他对土地和农民有着真挚的情感,对基层干部有着同志加兄弟的爱,这种情感和爱浸染进了他的工作。
万源市委组织部办公楼的走廊上挂着一块醒目的匾,上书:“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万源组织部欢迎您!”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基层干部或来访的村民,都会受到李林森真情接待。“他总是不停地端茶倒水,走的时候一直送到楼梯口。”曾任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的蒲智慧总记得这情景。
下基层调研,李林森从不带记者,他嘱咐组织部电教中心的同志要把镜头多对准基层的干部和群众。“他总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把基层干部和群众始终放在心里最重的位置。”万源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刘家忠说。
碰到有困难的人,李林森就会伸手相助。
有一年冬,在白沙镇往川坝村,他得知贫困村民邓正怀家里40多只羊被冻死,立刻掏出身上仅有的520元钱,让村支书转送给他。
万源市太平镇有一个叫熊静的16岁女孩,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高中,但由于家庭困难,熊静萌生了弃学打工的念头。李林森得知后,在一个狭窄而破旧的出租房里,找到这位从未见面却已资助她两年初中的女孩,再次给她递上学费,直到她考上大学并参加工作。
这位干部不甘心,心想,哪有不收钱能办事的?20xx年春节前夕,他又跑到李林森家“拜年”,结果,连门也没进去。
其实,李林森对这位干部的能力十分清楚,知人善任,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是李林森一直的主张。就在这位干部感到前途渺茫时,他被任命为另一乡的乡长。他吃惊、震惊。在新的岗位上,他工作出色,所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当年底比上年净增789元。他感慨万分:“遇到了好领导,给了我做人做事做官的榜样!懂得了,一个干部只要心正,踏踏实实干,就会得到组织认可,受到群众尊重!”
李林森以一身正气,做到了他在干部选任工作上的“完美标准”——“上的干部要让群众佩服,交流的干部要让社会信服,下的干部要让本人心服”。
“老区建设,缺了人才,就好比大鹏失去了双翅。”这也是李林森常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
上任初期,李林森翻阅《万源市干部花名册》时,意识到一个严重问题:全市30岁以下的科级领导干部仅3人,正科级领导干部大多数在40岁以上。
他向上级组织部和万源市委郑重提议,组织实施“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引才工程,得到中国共产党达州市委组织部以及万源市委的大力支持。
20xx年,“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引才工程启动。李林森天天打电话、跑学校。为了引进一名万源急需的建筑规划方面的研究生,李林森主动与他通电话8次、面谈3次,最终这名研究生选择万源。
这一年,万源引进人才总数相当于过去8年的总和,引进研究生数量是万源市原有研究生数量的5倍,引进经济管理、环境工程、建筑规划、园林设计、医疗卫生等急需紧缺岗位的高层次人才20名、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才110名。
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告诉记者:“万源5年来没有一件因为干部选拔不公或选拔程序不规范而信访的。在全国、全省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中,万源市连续3年各项指标位居第一方阵。”
心有最深的爱——“老百姓就是我的亲爹娘”
20xx年9月,持续暴雨造成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发生特大山体滑坡,滑坡堵塞了整个河床,位于河上游的五宝镇数万群众被洪水围困。时任五宝镇党委书记的李林森火速组织起应急分队,组织群众转移。
傍晚,又饥又渴,与李林森同行的人拿出几包随身带的方便面,大家啃起来。这时,一个老乡路过,随口说了句:“李书记,你们吃饭了,我们的晚饭还没得着落呢!”李林森一下子呆住了,“扑通”一声跪倒在这位老乡面前,眼含泪水,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那位乡亲惊住了,慌得不知所措,“李书记,玩笑……玩笑呢……”
老乡不知道,他的一句“玩笑”,正扎在了李林森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李林森出生在宣汉县红岭乡,他称自己是“山里娃”。1991年,他从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做了一段时间的教师和检察院工作后,便扎进乡村,从一个村支部书记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他对土地和农民有着真挚的情感,对基层干部有着同志加兄弟的爱,这种情感和爱浸染进了他的工作。
万源市委组织部办公楼的走廊上挂着一块醒目的匾,上书:“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万源组织部欢迎您!”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基层干部或来访的村民,都会受到李林森真情接待。“他总是不停地端茶倒水,走的时候一直送到楼梯口。”曾任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的蒲智慧总记得这情景。
下基层调研,李林森从不带记者,他嘱咐组织部电教中心的同志要把镜头多对准基层的干部和群众。“他总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把基层干部和群众始终放在心里最重的位置。”万源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刘家忠说。
碰到有困难的人,李林森就会伸手相助。
有一年冬,在白沙镇往川坝村,他得知贫困村民邓正怀家里40多只羊被冻死,立刻掏出身上仅有的520元钱,让村支书转送给他。
万源市太平镇有一个叫熊静的16岁女孩,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高中,但由于家庭困难,熊静萌生了弃学打工的念头。李林森得知后,在一个狭窄而破旧的出租房里,找到这位从未见面却已资助她两年初中的女孩,再次给她递上学费,直到她考上大学并参加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事迹材料,事迹材料范文,报告总结 - 事迹材料
上一篇:教书育人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