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的功效作用药用价值详细介绍
花椒,可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又可加工制作肥皂。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
功效:
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虫;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的功效。
性味:
辛、温,有小毒,麻。
成分:果含挥发油 (为柠檬烯、枯醇、香叶醇等)、淄醇,不饱和有机酸。
药理:
抑菌试验:花椒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及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笛、变形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4的水浸剂对星形奴卡氏菌亦有抑制作用。据动物试验,少量持续服可促进有关新陈代谢的腺体发育,多量则可促进有关生殖的腺体发育。这就证明了古人"温阳补肾"的认识。
功用:椒红:健胃、驱蛔虫,并有温暖强壮作用。椒目为利尿药,用于慢性浮肿腹水。
古方"己椒苈黄丸"采用椒目作逐水剂。
不错哦
[老人衰弱,病后脾肾阳虚,腰冷脚弱,齿牙浮动] 椒红、小茴香等分,微炒后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3~6克,一日2次。
[肋节风痹,关节肿病,肌肉瘦削,四肢不遂] 椒红500克,炒研末,嫩松叶、嫩柏枝各250克,微炒后研末,酒泛为丸,食后服,每服3克,一日2~3次。
[慢性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消化不良,胀闷] 椒红(微炒)、干姜、橘皮、甘草等分,研末(或为丸),食后服,每服3~6克,一日2次。
[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浮肿腹水] 椒目60克,炒后研细,车前子、草劳子等分共研细,枣肉为丸,每服3~6克,一日2次。
[蛔虫腹病,或胆道蛔虫,呕吐腹病] 川椒6克 (微炒),乌梅9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
[蛀牙病] 川椒9克,烧酒30克,浸泡10天,滤过去渣,用棉球蘸药酒,塞蛀孔内可止痛。
断奶回乳:取花椒6克,加水400毫升,浸泡后煎水煮浓缩成200毫升,再加红糖30-60克,于断乳当天趁热一次饮下,每日1次,约1-3天可回乳。
治痛经:用花椒10克,胡椒3克,二味共研细粉,用白酒调成糊状,敷于脐眼,外用伤湿止痛膏封闭,每日1次,此法最适宜于寒凝气滞之痛经。
治秃顶:适量的花椒浸泡在酒精度数较高的白酒中,1周后使用时,用干净的软布蘸此浸液搽抹头皮,每天数次,若再配以姜汁洗头,效果更好。
治痔疮:花椒1把,装入小布袋中,扎口,用开水沏于盆中,患者先是用热气熏洗患处,待水温降到不烫,再行坐浴。全过程约20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
治膝盖痛:花椒50克压碎,鲜姜10片,葱白6棵切碎,三种混在一起,装在包布内,将药袋上放一热水袋,热敷30至40分钟,每日2次。
饮食不当有时会引起恶心,想吐又吐不出来,非常难受,这时取几粒干花椒,放在口里含服,开始不感觉花椒麻,等嘴里觉出麻来,恶心也就消失了。试试吧!
不错哦
营养分析
果皮含有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柠檬烯(Limonene)、枯醇(Cumic alcohol)、牛儿醇(Geraniol)。此外并含有植物甾醇及不饱和有机酸等多种化合物。
1. 花椒气味芳香,可除各种肉类的腥膻臭气,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
2. 有研究发现,花椒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3. 服食花椒水能驱除寄生虫。
4.川椒肉厚皮皱,比秦椒略小,又有青椒、麻椒之分。在秦椒中,有狮子头,即大红袍;米椒,即小红袍;油椒(大花椒)之分。
烹饪指导
烹调用途:为四川菜使用最多的调料,常用于配制卤汤、腌制食品或炖制肉类,有去膻增味作用。亦为“五香粉”原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