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视剧本:古厝里的荷花中堂
荒山野岭不见人迹,还也得有处还。
他要在原地等待那失主。
众人无法,他们可得赶路。他的两个兄弟留下来陪他。
等了三天三夜,人和鸭子全都饿半死,才来了个找钱的。那包金子是他用于打理一场官司的。那人非常感激,就挽留三兄弟留在本地,分给他们田地和房子。三兄弟便在这里成家立业了。
三叔公:咱们的开基公——赶鸭公是三个人而不是一个人。
他拱手向着长案桌上的公婆牌作了个揖,众人看那上面供奉的分别是:乔大业、乔大家和乔天下。
第一回听到祖宗的创作史的小年青侄辈汤姆、杰克等人,听得头歪歪,连连赞叹:祖宗的名字真大气。
破灶伯:闽南人创业好比皇帝打江山,好比高甲戏里赵匡义一条棍棒打遍七十二座军州,好比毛泽东一支笔子指点长江南北廿四省,这才会有闽南民居和皇宫一样堂皇。
破灶伯是退休老教师,辈份比三叔公低,年龄也小,但老气横秋。
砸铁伯:早时老百姓起大厝就叫“建江山”哩!
三叔公:我赶鸭公三兄弟起这个大厝也好不容易,养鸭种田,三更灯火五更鸡,勤苦俭朴,大年大节还吃臭酸粥,短裤都舍不得穿着睡,积蓄了十五年才有了钱起厝。请“风水先生”选地看坐向,福地福人居,祭奠土地公破土动工,凡是工匠师傅现时看都是“艺术大师”,不说那雕花凿朵,单单柱、梁、枋、檀、椽等木质构件用榫卯铰接成,一支钉子都没有用,现时谁有这样好工手!早时的师傅都是按鲁班祖师留下的鲁班尺的标准来给你施工,一房一室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有讲究,不能有丝毫移换,就连那墙头壁脚装饰好看的花纹线条都有个吉利的好涵蕴。真真如同皇帝打造百年基业,子孙才能一代代兴旺发达。
乔治:咱们中国古代建造房子确实和外国人不相同,西方只求安逸舒适,我们还求发展。难怪古书上要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合在一起说。
大炮:说来奇怪,老祖宗的讲究看似不符合现代科学,可是容不得推翻的呢。
破灶伯:怎说不是科学?这是另外一套中国式的科学,你没听人说如今外国人也研究易经来,那里头全是中国祖传的绝招。
建国:那不是封建迷信嘛?
建国文革时期上的学,对于民族文化精华和糟粕分不清。
三叔公:闽南民间才不管你们所说的大道理,那时的人也不知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迷信,甚至是书本上的空话一概不管,各凭心中自己的标准为人处事。比方说拾金不昧那就是修身的准则了,勤俭节约那就是齐家的准则了,可是他们连一天的书都没读过,只是诚心诚意地做做。
阿郎静静听着,这时才说了一句:所以我说咱们老祖宗伟大。
三叔公笑了:真是傻孩子心思,谁家的老祖宗不伟大哩。如咱们家的古厝就这一带多得是,除了张家是做官的,其他李家、赵家、司马家、汤家、蔡家、王家都是普通老百姓。无枪无炮能打下一片江山,必然要有过人之处。
三叔公说罢沉吟了下,又说:要说与人不相同的,咱家倒有一样。
众人:什么?
三叔公又恭敬地向着长案桌上方作了个揖,方才
《微电视剧本:古厝里的荷花中堂(第2页)》出自:www.89xue.comwww.89xue.com 不无骄傲地说:就是这幅荷花中堂。
镜头回到五百年前,大厝造了十八年方才峻工,三兄弟都是当爷爷的人了,儿孙济济一堂。
新厝落成,家具:眠床橱桌椅;农具:牛犁铁耙簸箕锄头米筛谷笼;餐具:锅碗瓢盆筷子汤匙;连猪阀和鸡槽都进去了。三兄弟合计新大厝还差什么。
就差中堂上没幅画挂着。
那就请人画呗。
画什么?
老三:画鸭子,咱家赶鸭起家的就画鸭子。
老二:哪有人把鸭子挂在墙上?
老三:我在私塾杨先生那见过一幅,还加上桃花竹枝,题着什么江水什么鸭什么知的诗句。
老大摇头,觉得不满意,才不管你鸭知不知。他说:咱家现时又不专做鸭子生意,子孙后代更不可能只做这行。
老二说:画牡丹吧,我在牛财主家看他们挂着牡丹,说牡丹富贵挣大钱。
老三:牡丹不行啊。
老二问怎么就不行,老三说他在“怡红院”和“芳蕊馆”见那里头挂牡丹——他不是去逛那个地方,而是那地方的鸭蛋全由他送货——咱家岂不成了妓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