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课题开题报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
4。用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软件的利用、开发。
在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再根据能力培养要求,集理化教研组的集体力量,收集大量的有关的素材,制作出适合个别化学习学习软件。
5。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的研究。
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开阔眼界,培养灵感,并提供让学生对身边有关理化问题进行讨论,充分发表见解、观点的场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实践,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6。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的探究。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为学生生动主动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环境。
7。取得有1定影响的1定量的教科研成果。
包括教师论文、理化课件库、实验研究报告、学生的小论文、小发明等等。
4、研究对象
实验年级:初中9年级、高1年级、高2年级、高3年级
实验班级:初中9年级133班、134班、135班、136班、137班、138班、139班、140班、141班、142班
高104—1班、04—2班、04—3班、04—4班
高203—1班、03—2班、03—3班、03—4班
高302—1班、02—2班、02—3班、02—4班
我们选取的研究对象,涉及初中和高中各年龄段的学生。
www.89xue.com
5、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过程和行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计划——实施——观察——反思——总结——修订——再实施——再观察——再反思——再总结……”的程序进行,实验螺旋形上升。
(2)经验总结:课题研究的每次实验课,都要经由课前讨论,课间观察和课后评价,由执教教师汇总撰写成个案,中期评估要撰写专题研究文章,结题时写出实验报告。
(3)调查法:依据课题实施的发展情况,有计划和有目的进行若干次书面问卷或口头调查,以积累资料。
(4)观察法:每节实验课,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学习情绪、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等做有重点的观察记录。
(5)测试法:每1单元学习的成绩都要即时进行测试,每学期进行1次延时测验。
以上研究的方法,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方法,具体操作上要根据学科及内容的差异进行搭配,力求保证科学性,避免失真。
6、课题研究的步骤
(1)2005年1月——2005年7月为前期准备阶段:
① 制订课题方案,进行专家论证。
② 根据课题目标,完善校园网络建设。
③ 制订相应实施计划。
④ 对教师进行学习理论、教育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理论操作的培训。
⑤ 实验学科的教学资源收集与开发准备工作。
(2)2005年9月——20xx年6月为实施阶段。
①根据课题目标,对教育教学及设计理论与网络技术进行整合,提出课题实施策略。
②按课题目标分网络课件和单元计划的样式,进行教学开发与设计。
③组织学生上网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实践。收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资料和信息。
④进行中期评估并调整课题方案。
(3)20xx年7月——20xx年11月为深入实施阶段。
根据中期调整、深入实施并适时进行推广实验。注意收集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
(4)20xx年11月——20xx年12月为结题阶段:
整理资料、统计数据、撰写结题报告和论文。
7、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课程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2、有关课题的实验报告,有关论文或专题研究文章。
3、有关课题的优质实验课教学录和个案例集。
4、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网络课件和单元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