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问题及回答技巧
应考者:“对,除了中文专业,我还辅修了一些管理学的课程。”
考官:“你认为你的专业知识能用在这个职位上吗?”(国家环保局计划司——编者注)
应考者:“环境保护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我平时自学了这方面的很多知识,如环境噪音监测,等等。”
考官(上身前倾,很感兴趣):“晤?你可不可以谈一谈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声音算是噪音呢?”
应考者:“这个……噪音不就是很吵的声音嘛……”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看得出,应考者不谨慎的言行会自断退路,自己让自己下不了台。另外考官提出的有些问题可能略显刁钻,或者似是而非,有的问题背后隐藏着考官的真正意图,这些都需要应考者以冷静的态度谨慎思考后,再做回答。也许这就是对应考者的“应变性”、“机敏性”等的测评。
4.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人际交往的一条基本原则,它不是简单地表示自己友好的交际态度,它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是一种胸有成竹的风格和进退自如的交际策略。
面试中不卑不亢的态度对应考者尤为重要。有的应考者自恃学历高或工作经验丰富或其他成绩骄人,在面试考场不注意基本的交际礼节,随意打断考官的话,并且不遵从考场工作人员的指导,这样的应考者展现的并不是自己的风采与锋芒、信心与勇气,而是自己的目空一切、恃才自居。这样的处世风格不仅在面试考场上不被喜欢和接受,在任何交际场合都将处处碰壁。
相反另外一些应考者过分强调对考官的尊重,一味低声下气、唯唯诺诺、小心翼翼、畏畏缩缩。这样被动的应试风格,会让考官提不起兴趣,甚至故意拿起架子,而应考者只会给考官留下无趣、无味、无风度、无魅力的印象。
其实,求职不是乞职,不是求人。尽管现在国家公务员成了人才市场上的热门,并且报考国家公务员的竞争异常激烈,但不管怎样应考者和考官的地位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首先体现于“双方自愿、等价、互惠”的招聘、应聘原则上。应考者和报考单位或职位是“双向选择”的,应考者不能只看到自己的被选择,更应看到自己手上选择单位和职位的权利。应考者之间有实力上的差异,各种公务员职位之间以及与其他职业相比,它们对应考者的吸引力也有大有小。 www.89xue.com
应考者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报考的职位相称相等,公务员考录部门既然给了你面试的机会,就说明他们已经考虑了你的学历层次、专业等个人情况,已经初步肯定了你的实力。面试中的平等还体现于应考者与考官在人格上的平等,以及应考者自身心态上的平衡。正如德国有句谚语“站在山顶上的国王与站在山下的农夫,在彼此的眼里是一样大小的”。应考者应如此。将实现面试目的和保持人格尊严统一起来,是应考者应把握的。正如俗语云:“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应考者为了面试的顺利进行,必须保持自己的谦虚和对考官的尊重,但若因此放弃人格尊严,百般讨好考官,则始终会处于劣势。一位考官深有感触地说:“言词表情上的卑微,比实力弱更糟。谁把自卑写在脸上,谁就注定要失败。”
应考者还要将尊卑态度与自身的实力、地位分开处理,排除地位、实力对交际态度的消极干扰,地位低而不卑,实力低而不怜!
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态,有时候也不排除必要的“反击”。有位大学毕业生面试时与考官发生了一番争论,回去后朋友们都说“一个很好的机会被吵掉了”。但结果令“行家们”大跌眼镜,该应考者被录取了。原来争论是考官故意设置的,以考察应考者有无勇气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应考者的辨别能力、表述能力等。面试考场上,请小心提防考官们设下的“陷阱”,也许考官提出一个错误观点,请应考者评论,如果应考者不能坚持原则,随声附和,那就失策了。
5.适度宣传自己
面试,对应考者来说是让用人单位更多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如实地“推销”自己。面试中的“自我推销”必须根据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一般要求,如人品如何、性格特点、专业特长以及身体条件能否满足工作需要等,在你的生活经历中尽可能找出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东西,并将其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给考官一个深刻印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