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怎样招程序员
我的同事告诉我,他的一位朋友创业,在创业公司中起初也采用程序员宽松约束、自我管理的方式,结果死得很惨。毕竟现实和理想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如果你要玩这些听起来牛逼哄哄的游戏,你当然得找对玩家。怎么找,我的想法有一些,但并不多,我很想知道大家的看法。
招合适的人,码农也好、程序员也好,刺儿头也好、老好人也好
这又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平衡,我以前单位的一位朋友招人的时候,就明确了希望寻找听话的人、寻找毕业不久的孩子,“可以不很优秀,但是可以让我不花太多精力在监督他们的工作上”。这就像一些朋友给我的留言所说的一样,中国太需要程序员了,但是中国的很多企业目前也非常需要码农,很容易洗脑、很容易管理,努力干活,又不闹事儿,你不能指望他们能干出什么伟大的事儿来,但是他们不给你添乱,老老实实的干活……这是多么残酷、多么讽刺的话,但是无比现实,尽管我希望这样的场景越少越好。
对于刺儿头,我还真遇到过一个相当典型的,那是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只要有争论,就见其找茬,到后来我们开会都不敢带着她,一个刺儿头的破坏力,远远大过几名优秀程序员给团队带来的正面影响。但是团队中,又不能都是老好人,这样的团队会缺少活跃的气氛、缺少想法,甚至缺少做决策的人。
摆出低姿态去招人
都在说非985和211的不要,或者说重点院校毕业是一条重要考量依据,我能够理解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会有这样的标准。但是从我工作中实际接触的人来看,就是有很多优秀的程序员,他们的学校没那么有名,甚至专业完全不对口。当然从内心上讲,我希望这样的学校背景约束还是尽量少一些。
低姿态的另一方面是对于应聘者的态度上,我曾经在这篇文章中扯到过这一点。不过今天我要说的是,在询问应聘者问题的时候,是应该以专家的姿态,还是以初学者的姿态?我更倾向于后者,虽然你可能对某个问题、某个领域了如指掌,但是在面试过程中,适当地“装不知道”可以发现对方更真实的一面,比如爱吹嘘的人在遇到别人“不知道”的时候,下嘴可就更猛了;不够自信的人在遇到别人“不知道”的时候,可能更敢说了……
上一篇:咖啡厅面试经验 下一篇:servlet面试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