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试技巧
什么是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该怎么进行,请看我们专家为您带来的解析:
按照面试的结构化或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将面试分为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以及半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是指依据预先确定的内容、程序、分值结构进行的面试形式.面试过程中,主试人必须根据事先拟定好的面试提纲逐项对被试人测试,不能随意变动面试提纲,被试人也必须针对问题进行回答,面试各个要素的评判也必须按分值结构合成.也就是说在结构化面试中,面试的程序、内容以及评分方式等标准化程度都比较高,使面试结构严密,层次性强,评分模式固定.
面试前,要根据具体职位的需要对人的素质的不同方面进行问题设计,有时还会预先分析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回答,并针对不同的答案划定评价标准,以帮助主试人进行评定.在面试中,主试人根据面试提纲逐项向被试人提出问题,被试人必须针对问题进行回答.多个被试人都会面对同样的一系列问题,面试的内容具有可比性.这样,对所有面试者来说比较公平.由于被试人对同样问题进行回答,主试人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操作起来比较方便而且也容易做出公正的评判,下面讲解结构化面试的特点。
1.面试测评要素的确定要以工作分析为基础
在结构化面试中,测评要素并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在系统的工作分析基础上由专家研究确定的.面试的目的是要将对职位更合适的应考者选拔出来,如果没有对职位要求的工作分析,那么就无法确定与拟任职位的要求密切相关的录用标准,也就无法达到面试的最佳效果.所以,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确定测评要素是结构化面试的重要特点.
2.面试的实施过程对所有的应考者相同
在结构化面试中,不仅面试题目对报考同一职位的所有应考者相同,而且面试的指导语、面试时间、面试问题的呈现顺序、面试的实施条件都应是相同的.这就使得所有的应考者在几乎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面试,保证面试过程的公正、公平.
3.面试评价有规范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针对每一个测评要素,结构化面试有规范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突出表现在每个要素都有严格的操作定义和面试中的观察要点,并且规定了每个评分等级(如优秀、良好、一般、较差)所对应的行为评价标准,从而使每位考官对应考者的评价有统一的标准.评价标准中还规定了各测评要素的权重,使考官知道什么要素是主要的、关键的,什么要素是次要的、附属的.应考者的面试成绩最终是经过科学方法统计出来的(即对每个要素去掉众多考官评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得出算术平均分,再根据权重合成总分).
4.考官的组成有结构
在结构化面试中,考官的人数必须在2人以上,通常有7~9名考官.考官的组成一般也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根据拟任职位的需要按专业、职务甚至年龄、性别等,按一定比例进行科学配置,其中有一名是主考官,一般由他负责向应考者提问并把握整个面试的总过程.
总而言之,结构化面试具有试题固定、程序严谨、评分统一等特点.从实践来看,结构化面试的测评效度、信度都比较高,比较适合规模较大,组织、规范性较强的录用面试,因此,结构化面试已经成为目前录用面试的基本方法.
当然,作为一种测评方法,结构化面试也有其不足.主要表现在考官实施时灵活性不够,通常不允许在必要时对某些应考者进行有针对性地追问,而另一方面,考官对一些已经有把握的方面却仍然要问事先拟定的问题.结构化面试的另一个不足是实施时显得比较呆板,这样当应考者较多时考官容易疲劳.
二、结构化面试实战技巧
1、展现形象魅力,脱颖而出
在面试中,考官不可能在短短的3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完全了解每一位考生的,这种情况下,第一印象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第一印象由外表、声音与言语内容等几方面因素作用而成.这里所说的外表不仅是外貌长相,还包括体态、气质、神情和衣着的细微差异,而声音同样包括音调、语气、语速、节奏,这些因素都将影响第一印象的形成.除答题内容外,良好的仪容仪表和言语举止,在面试中的作用不可小视,他们可以为面试成功增加必胜的筹码.在考场上,考生如何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语言魅力,形象气质,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考生在细节上要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要得体,用一个准公务员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考生可通过日常模拟的形式来锻炼自己,减少面试中的紧张情绪,提升语言的逻辑性,加强语言的说服力.在任何人面前,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建立第一印象,也就是说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给考官以第一印象.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面试前多花点时间和精力精心打造一下自己,以最好的形象去见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