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作文优秀作文“日记狂人”寇广生» 正文

“日记狂人”寇广生

[10-16 19:08:26]   来源:http://www.89xue.com  优秀作文   阅读:90
摘要:“日记狂人”寇广生1957年,毛主席通读了王桂芹的《假期回乡日记》后予以精心批改,并做了批示,认为这些日记写得非常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随后此事在《中国青年》刊登,从那时起寇广生就下决心每天坚持写日记。年近七旬的他,因对日记有着近乎痴狂的热爱,多年来一直希望建立一家日记博物馆,如今——母校愿助力,“日记狂人”梦将圆。67岁的寇广生是个在全国都出名的“日记狂人”。50多年来,他自写日记800多万字,还四处购买、收集古今中外名人和普通人日记出版物、手稿500多册。多年来,寇广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筹建一座全国性的日记博物馆,收藏一些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等以及普通干部、教师、工人、农民的日记,以反映时代和人们思。
“日记狂人”寇广生,标签:优秀作文大全,http://www.89xue.com
“日记狂人”寇广生  
  1957年,毛主席通读了王桂芹的《假期回乡日记》后予以精心批改,并做了批示,认为这些日记写得非常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
  
  随后此事在《中国青年》刊登,从那时起寇广生就下决心每天坚持写日记。
  
  年近七旬的他,因对日记有着近乎痴狂的热爱,多年来一直希望建立一家日记博物馆,如今——母校愿助力,“日记狂人”梦将圆。
  
  67岁的寇广生是个在全国都出名的“日记狂人”。50多年来,他自写日记800多万字,还四处购买、收集古今中外名人和普通人日记出版物、手稿500多册。
  
  多年来,寇广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筹建一座全国性的日记博物馆,收藏一些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等以及普通干部、教师、工人、农民的日记,以反映时代和人们思想的变迁。
  
  现在,他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我们获悉,寇广生已和母校洛一高联手,开始筹建全国首家日记博物馆。
  
  1.寇广生和他的三张“名片”
  
  67岁的寇广生回洛阳了。
  
  行走在故乡的大街小巷,这位“日记狂人”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离家40多年后终于回来了,我心里高兴;能在家乡办一个日记博物馆,实现我多年的梦想,我心里更高兴!”他乐呵呵地说。
  
  寇广生1944年10月出生于洛阳,1969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1970年起在河北省保定市工作。
  
  自幼爱好文学,以写作为乐趣的寇广生16岁起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且一发不可收。1979年,寇广生发表了第一篇研究日记的文章,对日记的兴趣自此更加浓厚。之后,他潜心研究日记学,并先后在全国各地期刊发表杂文、小说、诗歌及介绍名人日记、论述日记的文章200余篇。
  
  他热衷日记的事情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他也因此被称为“日记狂人”。
  
  寇广生的第二张“名片”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因为他独辟蹊径,以“骡子”自喻,潜心钻研骡子的哲学。看到我们有疑问,老人笑了:“说一个人是骡子,终归有些不雅。我自称骡子,别人还觉得我这人有毛病。不过我们要知道,这称呼里也包含着哲理——骡子非驴非马,代表的是一种人生的中间状态。人们常说,事物可以一分为二,也习惯用非此即彼的观点看问题。实际上,事物是一分为i的,亦此亦彼才正常。这种观点其实就是多年来人们研究的‘一分为三法’。”
  
  您可别小看了他的“骡子哲学”。在2003年元旦中央电视台举行的《中国日记——我们的2002》活动中,寇广生凭着“骡子小姐”的名号成为80名现场观众之一,并有幸在节目中通过大屏幕与当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篮球明星姚明通上了话。
  
  寇广生的第三张“名片”是他自创的一套老年人养生理论——“爬行疗法”。
  
  寇广生虽已将步入古稀之年,但精神状态特别好。他说,这些年他走南闯北到处收集日记,还宣扬自己的“骡子哲学”,关键是有一副好身板儿作支撑。他说,20多年前,他在上海一份杂志上看到爬行对人身体有种种好处后,便开始实践。一段时间后,他觉得挺有用,就坚持了下来,有时外出住酒店,还在酒店的长廊上爬。“每次爬行后,都觉得全身舒畅;时间一长,腰部、腹部的肌肉明显结实了!”他说。
  
  2.与日记结缘,研究日记渐出名
  
  了解了寇广生的“三张名片”,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他此次回洛阳的主要目的——倡导筹建日记博物馆。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寇广生能坚持记50多年的日记,并醉心痴迷于“日记事业”呢?
  
  寇广生说,读初中时,他偶然看到一本《假期同乡日记》。该书作者王桂芹是北京实验中学的学生,1957年回河北老家时曾写了14篇日记。巧的是,这些日记被她的同学李敏带回了家,并被李敏的父亲毛泽东看到。毛主席通读这些日记后予以精心批改,并做了批示,认为这些日记写得非常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同时,还批注他的子女也要认真读上两遍。
  
  此事经《中国青年》刊登后,在全国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尤其是作者的一段话让许多人受益匪浅:“我觉得记日记能使自己生活得更认真,使自己想一想今天过得如何。记日记也是一种思想意识的锻炼。”

[1] [2]  下一页


Tag:优秀作文优秀作文大全作文 - 优秀作文
上一篇:幸福·信仰·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