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 4.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2
同理
∴①可进一步改写为:
∴ ……②
又∵
……③
由②、③得
本题还可以从函数名称来分析,左边是正、余弦函数,右边是正切函数,故可考虑从右边入手用化弦法,请同学们自己把上面过程反过来,从右边推出左边.
【例5】求证:
师:本题我们可以从角的形式来分析,左边是单角,右边是复角,如果从右边证左边则要把复角变单角(即利用和角公式);如果从左边证右边则须配一个角 ,所以本题起码有两种证法.
证法1:右边
左边
∴原式成立
师:另一种证法根据刚才的分析要配出角 ,怎样配?大家仔细观察证法一就不难发现了.
证法2:(学生板书)
左边
右边 ∴原式成立
3.演练反馈(投影)
(1)化简
(2)已知 ,则 的值( )
A.不确定,可在[0、1]内取值 B.不确定,可在[-1、1]中取值
C.确定,等于1 D.确定,等于1或-1
参考答案:
(1)原式
(2)C
4.总结提炼
(1)利用“拆角”“凑角”变换是进行三角函数式求值、证明、化简的常用技巧,如: , , .在三角形中, , 等变换技巧,同学们应十分熟悉.
(2)本节课的例5,代表着一类重要题型,同学们要学习它的凑角方法,一般地 ,其中 .
(3)在恒等式中,实施特值代换,是一类重要的数学方法——母函数法,这种方法在数学的其他学科中,均有用武之地。它反映的是特殊与一般的辨证统一关系.
(四)板书设计
课题: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1.公式推导
①
=……
得到公式………
把公式中 换成 得公式………
2.公式的结构特点
用单角函数表示复角函数
右边中两个积的函数名称不同
……运算符号同左边括号
中的运算符号一致(区别于 、 )
3.折、凑角技巧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演练反馈
总结提炼
《下学期 4.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2》出自:www.89xue.com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