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分子动理论
[05-18 15:15:06]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物理教案 阅读:90次
摘要: (三)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首先明确了气体状态参量与相关的气体分子运动的微观物理量间的关系着重从气体分子动理论(第2页)的观点认识到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大量分子连续不断地对器壁碰撞产生的,且由分子的平均速率和分子密度共同决定其大小.2、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用气体分子动理论(第2页)的观点来解释气体三个实验定律的方法.五、说明1、本节课设计用计算机模拟气体分子对器壁碰撞而产生压强是为了使学生有一点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想象,其中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弹簧的形变(活塞的位移)说明活塞受到了压力,二是图中所示的“分子”数只是示意图,其“大量”的含义是无法(也没必要)用具体图形表示.2、本节课用气体分子动理论(第2页)解释实。
气体分子动理论,标签:高二物理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气体分子动理论(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首先明确了气体状态参量与相关的气体分子运动的微观物理量间的关系着重从气体分子动理论(第2页)的观点认识到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大量分子连续不断地对器壁碰撞产生的,且由分子的平均速率和分子密度共同决定其大小.
2、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用气体分子动理论(第2页)的观点来解释气体三个实验定律的方法.
五、说明
1、本节课设计用计算机模拟气体分子对器壁碰撞而产生压强是为了使学生有一点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想象,其中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弹簧的形变(活塞的位移)说明活塞受到了压力,二是图中所示的“分子”数只是示意图,其“大量”的含义是无法(也没必要)用具体图形表示.
2、本节课用气体分子动理论(第2页)解释实验定律的侧重点在于教会学生“解释”的方法,它是一种从宏观到微观,又由微观到宏观的有序而又严密的推理.因此对三个定律解释方式是先教师示范,讲清方法,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体验,最后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既采用详细表述又用符号简易表示,其目的也是为了训练学生既严密又简练的逻辑思维.
3、由于温度只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它与分子平均速率v只能推出定性的相关关系,中学阶段无法得到定量的相关关系,因此对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也只能进行定性解释,不能定量的推出正比关系.
《气体分子动理论(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Tag:高二物理教案,高二物理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物理教案 - 高二物理教案
上一篇:饱和汽和未饱和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