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教案大全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第21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三)» 正文

第21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三)

[05-18 16:04:46]   来源:http://www.89xue.com  七年级历史教案   阅读:90
摘要:2.《汉书》(东汉班固)(板书) 继西汉的司马迁之后,东汉的著名历史学家班固也写了一部历史著作——《汉书》。班固用20多年时间,基本上完成了《汉书》的写作,对史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汉书》共100篇,80万字,记载了西汉一朝(包括王莽的新朝)230年的史事。《汉书》同《史记》一样,都是纪传体。但是《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这又是它与《史记》不同的地方。《汉书》的最大特点是记事系统而详尽。这部组织严密、体例完整的断代史的出现、在史学界的影响同样是深远的。《汉书》被后世看作和《史记》具有同等价值的“正史”的典范。 二、汉赋和乐府主诗(板书) 1.汉赋(板书) 秦汉时期的文化在文学方面。
第21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三),标签:七年级历史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2.《汉书》(东汉班固)(板书)

  继西汉的司马迁之后,东汉的著名历史学家班固也写了一部历史著作——《汉书》。班固用20多年时间,基本上完成了《汉书》的写作,对史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汉书》共100篇,80万字,记载了西汉一朝(包括王莽的新朝)230年的史事。《汉书》同《史记》一样,都是纪传体。但是《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这又是它与《史记》不同的地方。《汉书》的最大特点是记事系统而详尽。这部组织严密、体例完整的断代史的出现、在史学界的影响同样是深远的。《汉书》被后世看作和《史记》具有同等价值的“正史”的典范。

  二、汉赋和乐府主诗(板书)

  1.汉赋(板书)

  秦汉时期的文化在文学方面也有新的成就。汉朝流行一种新型的文学体载,叫做赋。赋是一种长篇的韵文。前面我们提到的《论衡》、《史记》、《汉书》等著作,按其文学体载来说,属于散文;而《诗经》是诗歌。那么,散文与诗歌有什么不同?(学生答:散文不用押韵,诗歌要押韵。)赋也是要押韵的,这一点与诗是相同的。但是赋在行文时往往韵散间出,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这一点又与诗不同。所以赋是一种新文体,其性质介于诗和散文之间。汉赋辞藻华丽,笔法铺张,有些汉赋作品在描绘田猎歌舞的壮观、宫殿苑囿的宏伟以及山水奇景方面,都超出前代文学的成就。但是汉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宫廷文学”,反映的是汉帝国的表面现象,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和真挚的思想感情。西汉的贾谊、东方朔、司马相如、扬雄,东汉的班固、张衡等都是汉赋的著名作者。其中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等作品都很有名。

  2.乐府和乐府诗(板书)

  乐府是指西汉时汉武帝设立的乐府官署,它的任务是专门搜集歌辞,一方面供统治者观察风俗、了解民情,另一方面加工配乐,供宫廷娱乐。所用歌辞,一部分是由文人创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采集来的歌谣。采集来的这些民歌以及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文人写的诗歌,后来就被称为乐府诗。流传至今的汉乐府诗有100多篇,由于其中以民歌居多,所以人们提到汉乐府诗,往往是指这部分民歌。讲到民歌,谁还记得我们在学习春秋战国文化时提到的民歌《硕鼠》出自哪部书?(学生答后,教师讲述)对!是《诗经》,更具体一点说,应该是《诗经》中的国风部分。《诗经》中的民歌以抒情为主,而乐府诗着重叙事。汉乐府民歌同样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民思想情感,但在艺术上更有新的创造和发展,增加了文学的表现力。汉乐府民歌语言朴素自然,形式自由活泼,格调清新。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摘录的《十五从军征》的一段诗,结合注释和画意插图,体会一下这首诗的意境。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80岁的老兵服了65年兵役之后回到家乡,目睹亲故凋零,家园破败的情景。同学们看这幅插图:墓冢累累,乌鸦乱飞,断壁残垣,触目荒凉。这是一幅多么凄惨的景象。在诗人笔下,把战争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描写得何等淋漓尽致!这首诗和另一首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都是乐府诗中的名篇佳作。

  三、丰富的绘画和雄奇的雕塑(板书)

  1.绘画(板书)

  两汉的绘画已有相当的水平。那时候,上至皇帝,下至富人的住宅,大都用壁画作为装饰。据记载,曲阜鲁国灵光殿的壁画是西汉著名的壁画。它“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是对观众进行政治品德教育的一幅色彩绚丽、形象生动的大型壁画,可惜今已不存,我们只能借助文字记载来揣摩它的高妙了。

  汉朝的画像石也很出色,题材丰富,线条清晰,富于动的韵律感,气势粗犷,呈现出质朴深沉、浑厚豪放的艺术特色。它属于浮雕,主要用作坟墓、神庙、祠堂和桥梁的装饰。位于山东嘉祥县的武梁祠画像石称得上是代表作,其中有一幅宴饮图,描绘了当时贵族的宴会场面,生动地反映了汉代富贵人家的生活。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彩绘帛画,是我国已发现的帛画中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一幅。请同学们看课本前的彩图第22《马王堆汉墓帛画》(教师照图讲述),这幅帛画的内容分为三部分。上部是天上景象,右上方有一个红色的太阳,中间是一只金鸟,太阳下面是棵扶桑树,树上有八个小型的红色太阳。有人认为它们象征着8个小太阳歇息在扶桑树的枝叶间。左上方是一弯新月,月中有玉兔和蟾蜍,月下有一女子坐在飞龙翅上,两手托起月牙。上部是间绘有人首蛇身像。下端的天门内有两个拱手对坐,好像是接纳墓主人的灵魂。中部是一个老妇人的形象,她的前面有两人手里捧着装有食品的漆盘,跪着迎接老妇人。老妇人身后有三个侍女,整个画面就象墓主人出行的样子。下部是一巨人站在两条蛟龙的身上,双手托举可能象征着大地的白色扁平物体。巨人腿下横跨一条大蛇,两侧各有一巨龟,背上站着一只鸱鸮(读作chī xiāo)。巨人脚踏两条鱼,鱼尾上立着两只带角的兽。整幅帛画从上到下表现了天上、人间、地下的景物。看完这幅插图,汉墓帛画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学生答后,教师归纳)这幅帛画布局匀称,内涵丰富,线条流畅,色彩绚丽,画技精熟,反映出西汉绘画艺术的高度水平。这幅帛画要求记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七年级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历史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案
上一篇:第22课 三国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