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 教案
2、战争经过(1883.12-1885.3)(板书)
战争爆发后,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不积极备战,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国的“调停”上,而当时的法国已在精心策划进攻中国海军的战役了。
(1)、马尾战役1884.7(板书)
(看书上地图)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9艘军舰以“游历”为名驶入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从闽江口到马尾有100多公里,沿岸设有清军炮台,侵略者竟可长驱直入,而且当时处于交战状态中的两面军舰竟能同泊一港,岂非怪事?原来在敌军已闯入国门,虎视鹰瞵之时,腐朽的清政府,却幻想美国的“调停”,因此下令沿海各省,“静以待之”,“不可轻言战事”,并严令福建水师“不准先行发炮,违者虽胜亦斩”。福建船政大臣、海防大臣秉其“避战”的旨意,命令舰队“不准无命自行起锚”,更有甚者,他此时竟然给侵略者头子孤拔以“最友好的款待”!清朝政府的妥协极大地助长了侵略者的反动气焰。8月23日,法国将当日开战的决定通知清军,反动透顶、愚蠢已极的清朝大臣,不但不准备迎战,而且还封锁消息,并请求法军把开战时间改在明天,原因是我方未做好准备!真是可悲可叹!下午,法舰开炮轰击,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读书中小字)。
(2)、法军进犯台湾(板书)
马尾之战以后不久,法军攻占基隆进犯台北,由于沿海人民的热情支援,台湾军民在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的指挥下浴血奋战,痛歼敌人,粉碎了法国霸占台湾的企图。不久,孤拔被击伤,命丧澎湖。不甘心失败的法军在1885年初,进攻越北凉山,占领镇南关,广西门户大开。法国侵略者在关前立柱,写道:“广西门户已不复存在”。敌军的嚣张,震动朝野。然而英雄的镇南关人民却针锋相对的在立柱关前,上书“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表达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刻,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接到帮办广西军务的命令后,抱病赴任,并立即披挂上阵,挥刀杀贼,取得了反法战争的重大胜利。
(3)、镇南关——谅山大捷1885.3冯子材(板书)
(看书中图画、地图)冯子材就任后,首先整顿清军,严肃军纪,团结各路将士积极备战,准备反攻。法军被迫退驻关外里,伺机卷土重来。在当地各族人民支援下,冯子材率军修筑了跨越东、西岭的3里多长的长墙,并在岭顶修建炮台。他还冒险勘察阵地,选定战场,布置防御,主动出击,极大地提高了清军的士气。3月24日,盘踞在凉山的法军在重炮的掩护下,倾巢出动,像恶狼一样,猛扑过来,形势危急(看图画)。就在此时,足蹬草鞋、手持丈八长矛的冯子材慷慨激昂地向将士们大呼:“如果让敌人闯进关内,我们有何面目回去见两广父老!”然后他就跃马扬刀冲出战壕,扑向敌群,其子相荣、相华紧随其后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在老将爱国热情的感召下,全军将士个个奋不顾身,拼命杀敌,使溃不成军的侵略者抛下1000多具尸体夺路而逃。冯子材率军追击,一路上,人不解甲,马不停蹄,斩将夺关,收复失地,扭转了整个战局。3月29日,清军攻下法军盘踞的越南北部的军事重镇凉山,法军前线司令受伤后狼狈逃命。法国茹贵理内阁因此倒台。当胜利的曙光降临的时候,清政府却以“乘胜即收”为由,下令停战、撤兵,重演了郾城大捷后岳家军的历史悲剧!1885年6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法国代表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
3、战争的结局(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读《中法新约》的内容和影响)这是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结局。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奇怪的结局?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及其妥协投降政策,是造成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
小结全课,完成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