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
3、日本(第2页)的国旗图案为什么是太阳?
引导学生讨论。(日本(第2页)位于东亚最东部,是亚洲最先看到日出的国家,号称“日出之国”,故红日是日本(第2页)的象征。)
【提问】大家知道为什么把日本(第2页)称为“小日本(第2页)”吗?
日本(第2页)的面积:37.8万平方千米 人口:1.25亿
【活动】根据前面的知识计算一下日本(第2页)的人口密度。
结论:日本(第2页)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提问】从图中观察,日本(第2页)的地形有什么特征?它的山地分布在哪里?平原分布在哪里?
对它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设问)
结论:日本(第2页)境内多山少平原,并且平原分布在沿海一带狭小的区域内。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受到地形的影响,主要的城市分布在沿海地区。
【承转】我们在概论中已经了解到日本(第2页)是一个岛国,实际上日本(第2页)的国土主要是由四个大的岛屿加上南部的琉球群岛及一些小岛组成的。
【课件展示】日本(第2页)四岛空白图
【活动】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有北向南依次确认日本(第2页)四岛的名称,并标注在填充图上。教师展示四岛名称。日本(第2页)的国土相当于中国的云南,但他的海岸线却比我国岸线还长,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第2页)海岸线的特点
【课件展示】日本(第2页)海岸线轮廓。
【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曲折的海岸线对日本(第2页)的经济及气候有什么影响?
海岸曲折,有众多的良港;岸线漫长,受海洋的影响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注重地理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教师注意总结)
【课件展示】日本(第2页)主要城市和地理事物示意图。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日本(第2页)的主要城市和最大的内海及最高峰富士山。并在相应的图册中填出。
【课件展示】日本(第2页)的城市景观和富士山风景。
讲解日本(第2页)的国花樱花。
【提问】大家在欣赏日本(第2页)风景的同时有没有想到,为什么富士山的形状是圆锥形?
【课件展示】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及日本(第2页)的位置
【讲解】由于日本(第2页)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这个国家境内火山众多,地震频繁。富士山实际上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火山地震给日本(第2页)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课件展示】富士山航拍图,关东大地震和坂神大地震照片 讲解灾害。(1923年9月关东大地震,震级8.2级,死亡人数15万。)
【转承】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日本(第2页)的基本概况,对日本(第2页)的地形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本(第2页)的气候特征以及它带来的影响。
【课件展示】东亚气候类型图。
【提问】日本(第2页)主要是什么气候类型?
日本(第2页)大部分地区在45°N~30°N,属于温带地区。同中国东部相同的是,由于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日本(第2页)呈现了典型的季风气候类型。
【课件展示】东京、北京气候对比表
【提问】同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第2页)气候有什么自己的特点?这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
【讲解】日本(第2页)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它的太平洋沿岸夏秋多台风。
【提问】日本(第2页)的河流有什么特点?(注意引导学生把日本(第2页)的地形和气候特点联系起来思考)
(日本(第2页)的降水比教丰富,加之国家狭小,山区大,使得它的河流短小但水流湍急,故水能资源丰富)
【提问】回过头来回忆一下课件展示,日本(第2页)的风景非常优美,这中间什么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森林资源丰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