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教案大全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教案天气与气候» 正文

天气与气候

[05-18 17:20:07]   来源:http://www.89xue.com  七年级地理教案   阅读:90
摘要:㈢学法的理论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人的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可见,地理学习动力,包括了地理学习兴趣指向和地理学习动机层次。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四、课堂教学程序:㈠展示阶段“学习成果”(小报一版)在小组内交流(下课后交)㈡简明导入后请2——3学生发布收听、收看并记录下来的厦门地区近二日天气情况,并询问学生从哪里获得天气情况的资料?(可从电视、广播、报纸、气象网站等途径获得)㈢阅读P55/1、2框题,讨论以下问题:1、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提问层次较低学生)讨论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与气候,标签: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㈢学法的理论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人的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可见,地理学习动力,包括了地理学习兴趣指向和地理学习动机层次。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四、课堂教学程序:

㈠展示阶段“学习成果”(小报一版)在小组内交流(下课后交)

㈡简明导入后请2——3学生发布收听、收看并记录下来的厦门地区近二日天气情况,并询问学生从哪里获得天气情况的资料?(可从电视、广播、报纸、气象网站等途径获得)

㈢阅读P55/1、2框题,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提问层次较低学生)

讨论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提问层次中或上的学生)

3、P57/练习题(四成语各描述天气或气候?)

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天气与气候有二大 天气 气候

方面区别,并举例加以说明。 短时间 多年的、长时间

多变 具相对稳定性

通过P57/2练习,要求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㈣请2——3学生发布天气或气候方面的资料或趣闻,后教师也发布三条,请学生判断分别指的是“天气”或“气候”,加以巩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㈤天气对我们很重要(请学生结合实际谈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这节课着重学习“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

演示课件:

第1屏:天气预报的意义。

第2屏:卫星云图(演示如何读图)。

第3屏:卫星云图的来历。

第4屏:“风云一号”——台风云图

第5屏:问题讨论——有了卫星云图,为什么还要城市天气预报?

第6屏:天气符号与天气预报图。

第7屏:再现中央电视台播报的某些城市天气预报。

通过以上学习,要求学生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㈥教师展示自制教具——天气符号和现实生活结合的简图,帮助学生建立生活经验与形象的图示和抽象的符号之间的有机联系。

再熟悉常用天气符号图例。

㈦运用电脑“课件”做课堂练习,巩固新课知识。

1、连线: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蓝色、白色各表示什么?(请层次较低学生做答)

蓝色 陆

《天气与气候》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地

绿色 海洋

白色 云雨区

2、看图回答问题(课件展示): (请层次中等或较好的学生做答)

a、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天气?

b、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气?

c、长江中下游又是什么天气?

d、较大范围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

3、P57/1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吻合?

4、学生举自制某城市天气图(用符号表示),互相提问,学当天气预报播音员。

㈧由于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环境的质量。

 

学生阅P57一段及表。

结合厦门实际,教师询问:

1、厦门市有无发布“空气质量预报”?哪些途径可得到此资料?(厦视二套晚9:30收看或报纸)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七年级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地理教案 - 七年级地理教案
上一篇:地形和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