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教案大全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向青春举杯》教参[苏教版]» 正文

《向青春举杯》教参[苏教版]

[05-14 01:23:57]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语文教案   阅读:90
摘要: 上片重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的深秋景色,并且即景抒情,提出了“荣枯兴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这是诗人故地重游自然勾起的对往事的回忆。大意是:曾经带着许多的青年伙伴来到这里游览,回想从前,度过了很多不平常的斗争岁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几句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雄姿英发的风貌和气概。那时候,同学(泛指毛泽东的青年伙伴)正当年轻,风采才华正当旺盛;意气风发,热情奔放。指着江山,评论国家大事,.写作慷慨激昂的文章,把当时的反动统治者视为粪土一般。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向青春举杯》教参[苏教版],标签:高一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上片重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的深秋景色,并且即景抒情,提出了“荣枯兴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这是诗人故地重游自然勾起的对往事的回忆。大意是:曾经带着许多的青年伙伴来到这里游览,回想从前,度过了很多不平常的斗争岁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几句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雄姿英发的风貌和气概。那时候,同学(泛指毛泽东的青年伙伴)正当年轻,风采才华正当旺盛;意气风发,热情奔放。指着江山,评论国家大事,.写作慷慨激昂的文章,把当时的反动统治者视为粪土一般。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巧妙回答。大意是:还记得吗,到水流的中央游泳,激起的浪花,阻挡住了飞快行驶的船只。
    下片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以天下为己任,有着肩负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同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这首词一扫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充满生命的活力。对壮丽山河的描写,不仅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也表现出了诗人主宰山河的壮志。
    这首词运用了多组对比使其所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态的对比,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与被诗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是明比,“万类”的自由与民生的压抑是暗比。
    这首词在语言运用上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以“万”言山之多,以“遍”写红之广,“击”字形象地写出了雄鹰矫健的身姿,“翔”则生动地描绘了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自如的神态。
 
致青年公民
    这是诗人郭小川1955至1956年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写的七首组诗中的第一首,也是一首颇具号召力、影响力的政治抒情诗。这首诗最初发表在1955年10月《人民文学》上。1955年,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召开,诗人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火一般的战斗激情,写了这首词,号召和鼓励青年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入火热的斗争,勇敢地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完成先辈未竟事业,为改造大自然、创造新生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原诗较长,选入教科书时作了删节,主要删除了与当时政治背景联系较多的内容。
    第1节用称呼转变的方式,点明了题意。青年人的身份,不应该再称作“年轻人”,不仅因为“嬉游的童年”已经过去,更是因为已经成为“祖国的精壮的公民”,意味着青年人已不再是自然人,已经成为社会人,因而应该勇敢地担负起祖国、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
    第2、3节号召青年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表明了全诗的主旨。诗人先以假设句委婉地告诫青年人不要一味单纯、天真,接着一转提醒他们应该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将会面临许多困难、挫折。经过这样的铺垫,第3节很自然地将诗歌推向第一个抒情高潮。诗人充满深情地表现了时代的特征,“它的每一秒钟都过得极不平静,/它的土地上的每一块沙石都在跃动……”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矛盾、斗争,也充满了激情、新生,火热的时代正召唤青年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而且这种“斗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人生意蕴,“斗争这就是生命,/这就是最富有的人生”。 
    第4至6节,诗人从未来、历史、现实三个角度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主题。从未来看,时代的发展决定了青年人必须担负起重大的任务;从历史看,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还没有完成,青年人必须“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从现实看,祖国还处在贫穷落后之中,改变山河旧貌需要青年人双手、热情、意志和艰苦奋斗。虽然在半个世纪后看或许能指出一些时代的局限性,比如,处理人和自然关系时,明显地强调“人定胜天”的思想,强调自然听从人类的命令而未能注意遵循自然规律等,但超越这些局限来解读,我们仍应肯定献身祖国建设、改变落后面貌的那种激情、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