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教案大全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21.逍遥游» 正文

21.逍遥游

[05-16 19:44:36]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90
摘要: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 ,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 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 言。 背景介绍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 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quot;(《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 诸侯。
21.逍遥游,标签:高二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

 

,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

 

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

 

言。

背景介绍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

 

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quot;(《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

 

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笕瞬荒芷髦?quot;(《史记·老子

 

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

 

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

 

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

 

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

 

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

 

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

 

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熟读课文

1、 教师范读

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

 

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齐谐者⑧,志

 

怪者也⑨。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

 

(12)。"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

 

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

 

矣(19)。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

 

决起而飞(23),抢榆枋(2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

 

(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上一篇:22.虎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