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下载中心中小学试卷地理试卷七年级地理试题七年级地理测试题» 下载

七年级地理测试题

  • 名称:七年级地理测试题
  • 类型:七年级地理试题
  • 授权方式:免费版
  • 更新时间:07-06 17:21:56
  • 下载要求:无需注册
  • 下载次数:6744
  • 语言简体中文
  • 大小:0 Bytes
  • 推荐度:2 星级
《七年级地理测试题》简介

标签:七年级地理试题免费下载,

                 
                          地理试题
第一卷 选择题(60分)                          
一.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2、下列事例作为地球形状证据的是(   )
   A、在海边观看由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B、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
   C、四季的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3、有关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C、属于西半球              D、稍长于赤道的
4、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地的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
   A、23.50S—冬至日             B、23.50S—夏至日
   C、23.50N—冬至日             D、23.50N—夏至日
5、以下地图最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平面示意图
6、下列关于地球上的东、西、南、北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是“西”,相反的是“东”
   ②站在地球南极看四周,处处是“南”
   ③如果沿纬线方向走,永远走不到东方的尽头
   ④如果沿经线向北走,最终可以走到北方的尽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如果让你在地球上选址建一座房子,欲使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朝北方,你选择(   )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上      D、极圈
8、图上6cm代表实地距离300km,其比例尺是(   )
A、50万分之一     B、1/3000000    C、1:30000000  D、1/5000000
9、在绘制某地地形图时(图幅大小不限),如果要表示内容比较详细,应选用以下哪种比例尺(   )
   A、1:10000000                     B、1/5000000
C、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0km       D、1/2000000
1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大面积的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
11、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的地图,以便于安排旅行计划(   )
A、1/1000          B、1/40000000
C、1/ 3000000       D、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2km
12、甲地(40S,120E),乙地(40N,20W)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13、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后两边是山谷,则他位于(   )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盆地
14、世界最高山峰(海拔8848米)与世界大陆最低处(海拔—400米)的相对高度是(   )
A、8848m   B、9248 m   C、8448m     D、90
15. 下列四幅图中,数字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分别是  
是(   )
A、①陡崖②盆地③山谷④山峰     B、①陡崖②鞍部③山谷④盆地
   C、①鞍部②陡崖③山脊④盆地     D、①陡崖②鞍部③山脊④山峰
16、教室里贴有四幅图幅大小一样的地图,按比例尺有大到小排列的是(   )
① 世界地图      ② 中国地图      ③ 山东地图      ④滨洲地图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④③①②
17、因纽特人属于(  )人种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8、世界最大大洋和最小大洲组合正确的是(   )
A、太平洋、欧洲         B、大西洋、大洋洲
C、太平洋、大洋洲       D、太平洋、亚洲
19、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地形是(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20、下列地形区与其分布大洲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刚果盆地----南美洲         B、巴西高原----非洲
C、亚马逊平原----北美洲       D、落基山脉----北美洲
21、下列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 原始的热带雨林            B、 寒冷的极地地区
 C 亚洲的南部                D、 干旱的沙漠地区
2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A、乌拉尔山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大高加索
2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地球的岩石圈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
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板块现在已经停止运动
24、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是(   )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形成的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D、南极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25.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     B、暴风骤雨    C、四季如春     D、阴转多云
26.下列现象中,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  )
A.滥伐森林,取材建房            B. 滥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
C.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D.  缺医少药,住房紧张
27.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 英语     B. 汉语     C. 俄语        D. 西班牙语
28. .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 英国        B. 德国       C.美国       D.  尼日利亚
29.一天当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8时           B.下午2时         C. 2时    D. 中午12时
30. 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下列情况中易产生降水的是(  )
(1)空气增温 (2)空气降温 (3)空气上升 (4)空气下降
  A.(1)(3) B.(1)(4) C.(2)(3) D.(2)(4)
                                                                                                                                                                 第二卷  非选择题(40分)
一. 、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绘图并回答(6分)
我市某山村为更好地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山村经济,拟请专家对本村土地利用情况作重新规划。下面是对该村的描述:“村庄北部是山地,山上层层梯田,果树成林;一条小河发源于北部山地,蜿蜒从村东绕村向东南流去;村西是一片常年有水的水塘;村东是一片土地肥沃的良田” 

(1)请你根据以上描述,按照地图的基本要素,补绘出完整的平面图(只画横线上内容)。
(2)对该村经济发展,请你从山地、水塘、良田中,任选一处,谈谈
你的设想与建议.
二.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把上图中的大洲补充完整
(2)在图中相应位置填写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大洲。
(2)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太平洋和大西洋。
(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和        。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亚洲、非洲的分界线是           。
(4)七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    洲和     洲,请将它们的名称填注在图中适当的位置。
(5)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大陆和      大陆。
(6)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在         洲。
三. .读下图,填空:(7分) 
 
(1)写出A、B、C、D四点的经纬度。
    A           B            C              D          
(2)写出A、C、D三点所在的南、北半球。
A            C              D        
4.读下图,填空:(9分) 
 
(1)图中A地海拔为          ,A、B两处的相对高度为        米。
(2)按地表形态来看,B处是         ,C处是        ,D处是        ,E处是       。
(3)图中甲、乙两条河流画法不合理的是      河,因为            。


         
 


, 大小:0 Bytes
Tag:七年级地理试题七年级地理试题免费下载中小学试卷 - 地理试卷 - 七年级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