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大全之人事/谬误
[07-25 15:43:13] 来源:http://www.89xue.com 语文知识大全 阅读:9942次
摘要:【刻舟痕】参见器用部·车船“刻舟痕”。宋苏轼《王中甫哀辞》:“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 【空读书】参见文明部·文章“玄文覆酱”。唐戴叔伦《行路难》:“扬雄闭门空读书,门前碧草春离离。” 【孟津捧土】参见地理部·土石“捧土”。清唐孙华《过淮下见数百人舁土置城下……》:“精卫衔石心已尽,孟津捧土谁能雍。” 【食宿相兼】参见器用部·饮食“东家就食”。清钱谦益《甲。
典故大全之人事/谬误,标签:语文,http://www.89xue.com
【刻舟痕】参见器用部·车船“刻舟痕”。宋苏轼《王中甫哀辞》:“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
【空读书】参见文明部·文章“玄文覆酱”。唐戴叔伦《行路难》:“扬雄闭门空读书,门前碧草春离离。”
【孟津捧土】参见地理部·土石“捧土”。清唐孙华《过淮下见数百人舁土置城下……》:“精卫衔石心已尽,孟津捧土谁能雍。”
【食宿相兼】参见器用部·饮食“东家就食”。清钱谦益《甲子秋北上渡淮寄里游好》之三:“楯矛互陷多奇疾,食宿相兼乏好方。”
【野人非毛遂】《西京杂记》卷六:“昔鲁有两曾参,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O喻以讹传讹。唐张祜《江上旅泊呈杜员外》:“野人未必非毛遂,太守还须是孟尝。”另参见地理部·水流“毛遂堕井”。
【鹿为马】参见政事部·贪佞“指鹿”。宋王安石《桃源行》:“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中。”
【羝乳】参见政事部·忠直“苏武节”。O指无法办到之事。元袁桷《题郝伯常雁足》:“不须羝乳终回汉,肯学鸡鸣诈度关。”
【堕甑】《后汉书·郭太传》:“(孟敏)客居太原。荷甑(炊具)摄(堕)地,不顾而去。林宗(郭太)见而问其意。对日:‘甑以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O指人洒脱大度,对己犯错误不加计较。宋陆游《三月十六日作》:“功名堕额谁能问,羞作饥鹰夜掣靖。” 另参见人事部·京性“韶破”、人事部·谬误“堕甑”。【堕甑】参见器用部·器皿“堕凯”。宋苏辙《闻子由为郡僚所抬恐当去官》:“我已无可言,堕甑难追悔。”
【续貂】参见动物部·走兽“狗续貂”。明刘基《夜坐有怀呈石末公》:“雄豪窃据皆属狗,功业舆台忽续貂。”
【朝四暮三】《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栗子)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O指反复无常或愚弄他人。宋黄庭坚《再答明略二首》之二:“使年七十今中安,安能朝四暮三浪忧喜。”另参见动物部·走兽“众狙”、植物部·木本“狙公分栗”。
【铸大错】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祛三年》:“初,田承嗣镇魏博,选募六州骁勇之士五千人为牙军,厚其给赐以自卫,为心腹。自是父子相继,亲党胶固,岁久益骄横,小不如意,辄族旧帅而易之。自史宪诚以来皆立于其手。天雄节度使罗绍威心恶之,力不能制。”遂密请朱全忠军,尽杀牙军及其老小。“全忠留魏半岁,罗绍威供亿,所杀牛羊豕近七十万,资粮称是,所赂遗又近百万。比去,蓄积为之一空。绍威虽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胡三省注:“错,鑢也,铸为之。又释错为误。罗以杀牙军之误,取铸错为喻。”鑢,错刀。此为双关语。O喻造成重大失误,无可挽回。宋苏轼《赠钱道人》:“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另参见地理部·城建“铸六州”、器用部·其他“六州铁”。
【鲁酒围邯郸】《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楚宣王朝诸侯,鲁恭公后至而酒薄。宣王怒,欲辱之。恭公不受命,乃曰: ‘我,周公之胤,长于诸侯……我送酒已失礼,方责其薄,无乃太甚!'遂不辞而还。宣王怒,乃发兵与齐攻鲁。梁惠王常欲击赵而畏楚救。楚以鲁为事,故梁得围邯郸。……许慎注《淮南》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O指无端受到牵连。宋黄庭坚《观秘阁苏子美题壁》:“鲁酒围邯郸,老龟祸枯桑。”另参见器用部·饮食“鲁酒”、人事部·冤怨“鲁酒旁围”。
【刻舟痕】参见器用部·车船“刻舟痕”。宋苏轼《王中甫哀辞》:“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
【空读书】参见文明部·文章“玄文覆酱”。唐戴叔伦《行路难》:“扬雄闭门空读书,门前碧草春离离。”
【孟津捧土】参见地理部·土石“捧土”。清唐孙华《过淮下见数百人舁土置城下……》:“精卫衔石心已尽,孟津捧土谁能雍。”
【食宿相兼】参见器用部·饮食“东家就食”。清钱谦益《甲子秋北上渡淮寄里游好》之三:“楯矛互陷多奇疾,食宿相兼乏好方。”
【野人非毛遂】《西京杂记》卷六:“昔鲁有两曾参,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O喻以讹传讹。唐张祜《江上旅泊呈杜员外》:“野人未必非毛遂,太守还须是孟尝。”另参见地理部·水流“毛遂堕井”。
【鹿为马】参见政事部·贪佞“指鹿”。宋王安石《桃源行》:“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中。”
【羝乳】参见政事部·忠直“苏武节”。O指无法办到之事。元袁桷《题郝伯常雁足》:“不须羝乳终回汉,肯学鸡鸣诈度关。”
【堕甑】《后汉书·郭太传》:“(孟敏)客居太原。荷甑(炊具)摄(堕)地,不顾而去。林宗(郭太)见而问其意。对日:‘甑以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O指人洒脱大度,对己犯错误不加计较。宋陆游《三月十六日作》:“功名堕额谁能问,羞作饥鹰夜掣靖。” 另参见人事部·京性“韶破”、人事部·谬误“堕甑”。【堕甑】参见器用部·器皿“堕凯”。宋苏辙《闻子由为郡僚所抬恐当去官》:“我已无可言,堕甑难追悔。”
【续貂】参见动物部·走兽“狗续貂”。明刘基《夜坐有怀呈石末公》:“雄豪窃据皆属狗,功业舆台忽续貂。”
【朝四暮三】《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栗子)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O指反复无常或愚弄他人。宋黄庭坚《再答明略二首》之二:“使年七十今中安,安能朝四暮三浪忧喜。”另参见动物部·走兽“众狙”、植物部·木本“狙公分栗”。
【铸大错】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祛三年》:“初,田承嗣镇魏博,选募六州骁勇之士五千人为牙军,厚其给赐以自卫,为心腹。自是父子相继,亲党胶固,岁久益骄横,小不如意,辄族旧帅而易之。自史宪诚以来皆立于其手。天雄节度使罗绍威心恶之,力不能制。”遂密请朱全忠军,尽杀牙军及其老小。“全忠留魏半岁,罗绍威供亿,所杀牛羊豕近七十万,资粮称是,所赂遗又近百万。比去,蓄积为之一空。绍威虽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胡三省注:“错,鑢也,铸为之。又释错为误。罗以杀牙军之误,取铸错为喻。”鑢,错刀。此为双关语。O喻造成重大失误,无可挽回。宋苏轼《赠钱道人》:“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另参见地理部·城建“铸六州”、器用部·其他“六州铁”。
【鲁酒围邯郸】《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楚宣王朝诸侯,鲁恭公后至而酒薄。宣王怒,欲辱之。恭公不受命,乃曰: ‘我,周公之胤,长于诸侯……我送酒已失礼,方责其薄,无乃太甚!'遂不辞而还。宣王怒,乃发兵与齐攻鲁。梁惠王常欲击赵而畏楚救。楚以鲁为事,故梁得围邯郸。……许慎注《淮南》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O指无端受到牵连。宋黄庭坚《观秘阁苏子美题壁》:“鲁酒围邯郸,老龟祸枯桑。”另参见器用部·饮食“鲁酒”、人事部·冤怨“鲁酒旁围”。
Tag:语文知识大全,语文,学习方法 - 语文知识大全
上一篇:“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