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学习方法语文知识大全文言句节奏停顿试题解答» 正文

文言句节奏停顿试题解答

[07-25 15:43:19]   来源:http://www.89xue.com  语文知识大全   阅读:9964
摘要: 2、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也、矣、乎、哉、为、与(欤)、耳(尔)、邪(耶)、焉,常用在句末,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例13 余闻之也/久。 3、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14 可/以一战。“可以”虽形同现代词,但因文言多以单音节成句行文,一定要分开逐字朗读。 4、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名等古代遗迹。 例15 陈/康叔公/尧咨/善射。 例16 《范/文正公/集》 &l。
文言句节奏停顿试题解答,标签:语文,http://www.89xue.com
      2、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也、矣、乎、哉、为、与(欤)、耳(尔)、邪(耶)、焉,常用在句末,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例13  余闻之也/久。
      3、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14  可/以一战。“可以”虽形同现代词,但因文言多以单音节成句行文,一定要分开逐字朗读。
      4、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名等古代遗迹。
      例15  陈/康叔公/尧咨/善射。
      例16  《范/文正公/集》
      “陈”系姓氏;“尧咨”是名;“康叔公”为谥号;“公”,古时对男子的尊称。“范”是范仲淹之姓;“文正”,谥号;“公”世人对“范”尊称;“集”,著作汇编。
      四、句式规律总结法
      文言文本来不大讲究语法,但今人根据古人的表达习惯总结出一些语法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划分节奏须维护其古代特点和意义的完整性。此外,利用文言文的固定结构也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如:如……何,奈……何,若……何,谁……者,得无……乎,不亦……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参考。
      例17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例18  一鼓/作气,再/而衰,(此括号内不是文章内容,来自学习方法网,阅读请跳过),三/而竭。
      例17句是以定语“高”后置为特点的倒装句,考虑停顿,应不失结果完整;例18句则是典型的省谓语句,“再”“三”后均省去谓语“鼓”,朗读应形成层次,以保其语意不残。
      五、综合品读感悟法
      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方法远不止这几种,而这几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要注意停顿的长短级别不等、节奏强弱有致,语气抑扬顿挫等逻辑要求。我们要读而不厌,书读百遍,其感必显。只要培养和提高朗读古文的语感能力,就可以把语意准确传神的表达出来,潜移默化地把握节奏停顿的规律。
      在通读时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不拿现代汉语对词语的理解来衡量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也就是不“以今释古”。这样在对每个词语意思准确理解和选择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句意、段意乃至文意,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形式和语言风格,也才能有助于准确断句。
            

上一页  [1] [2] 


Tag:语文知识大全语文学习方法 - 语文知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