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学习方法语文知识大全鉴赏诗歌重在理解诗句» 正文

鉴赏诗歌重在理解诗句

[07-25 15:43:34]   来源:http://www.89xue.com  语文知识大全   阅读:9833
摘要:“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省略采撷的宾语“此物——红豆”。“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省略谓语动词“远离”“深居”。“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省略关联词“虽然……但是……”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省略的形式很多,可以是主语、谓语、宾语、中心语、介词,也可是关联词,那么我们。
鉴赏诗歌重在理解诗句,标签:语文,http://www.89xue.com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省略采撷的宾语“此物——红豆”。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省略谓语动词“远离”“深居”。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省略关联词“虽然……但是……”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省略的形式很多,可以是主语、谓语、宾语、中心语、介词,也可是关联词,那么我们在读诗句的时候,就需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那样才会更好地理解诗句。

  此外,古诗还常常采用一些名词叠加的方式来构成诗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四句,都用名词叠加的方式来构成,那么我们分析的时候就需要发挥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分析其中的多个画面,恰当地进行链接,体会其中丰富的意蕴。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的前两句“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给我们呈现了一组画面,怎么办,发挥我们的联想能力吧。

  3. 把握修辞

  诗歌中常常运用一些修辞来增加诗歌韵味,丰富诗歌的感情。

  (1)大胆的夸张

  这种夸张不是简单地放大事物的原貌,而是融和着诗人的美好感情。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的开头写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雄姿,其中就蕴涵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说“飘然思不群”,于此可见一斑。在现代诗歌中,运用夸张的也有许多,如毛泽东的“燕山雪花大如席”。那么,我们在读解诗句时,就要认真体会。

  (2)对比手法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两种相反的情况放在一首诗里以便对照的一种艺术手法。对比手法的运用,能使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词中就包含了多种对比。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 “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李约的《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天阴咽管弦。”就是对比手法的妙用。

  (3)衬托手法

  此外在诗歌中还运用到通感、比喻、互文等修辞手法,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视具体的诗歌而定。

  四、读好注解

  注解是对诗歌的较好补充,作用就是帮助我们理解诗歌。我们读时,就要分析注解起什么作用。我们可以把注解分一下类:

  (1)介绍这首诗产生的时代背景。那么我们在读诗句时,就可结合注解的时代背景来体会诗歌的主旨。

  (2)交代作者的情况。作者的情况为我们理解诗句的主旨和风格有较大的帮助。

  (3)对诗句作注解。诗句的注解往往是诗中我们难以理解的,我们可把它带入诗句,来理解诗句。

  (4)介绍典故。有些诗歌往往用典来增加诗歌的内涵。大家最熟悉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多处用典,注解就对它作了很好的解释,我们就可根据这些很好地把握诗句。

  我们读注解,就可充分利用注解很好地把握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为我们的鉴赏服务。

  上面我们粗浅地谈了理解诗句的四个方面,那么我们在鉴赏时,除了理解诗句外,还要把握形象,领会意境,探究技巧,品味语言,这样我们才能较好地鉴赏诗歌。


上一页  [1] [2] 


Tag:语文知识大全语文学习方法 - 语文知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