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发言稿1
家长们可以这样想一想,放学后做作业是每个孩子都必须做的事情,而预习、复习费不了孩子多长时间,又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其实当孩子能够正确地安排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时,这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固定的学习方法,成为孩子的一种学习习惯,而这一切都将很好地促进孩子的学业发展。
那么,对于四年级左右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如何处理预习与做作业、复习之间的关系呢?
我建议学生这样做:
开始学习时,先花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快速地复习一下当天所学的内容,然后再花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的时间做当天的作业,最后再花半小时时间来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
而且,三个环节的程序一定是这样的:做不完作业,也一定要复习;宁可不能预习,也一定要把作业做完。
在学习的这三个环节中,复习要排在首位,因为老师上课时所讲的内容,孩子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和接受,通过复习,他们可以更好地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对接下来所做的作业也有一定的帮助。另外,我们都知道,知识都是有一定连贯性的,孩子只有掌握了前面所学的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事实上,只要父母帮孩子把这三个环节的具体时间安排好,孩子每次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当孩子品尝到这一流程的甜头时,自然会把这一流程当作自己学习的一种习惯。
方法二:帮孩子合理安排复习的时间
说到安排复习的时间,我们就不得不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了,这个曲线表明,遗忘发展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也就是说,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是很快的,但以后逐渐减慢,而且到了一定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所以把这个规律应用在孩子的复习上就是,在孩子听课后48小时之内,遗忘率是极高的,可以达到72%;但如果孩子及时复习,当知识巩固了以后,遗忘率就会降低;当然,如果孩子在几天之后能够再复习一次,那几乎就能达到不遗忘的程度。
www.89xue.com
这个规律告诉我们,在遗忘尚未出现的时候,就要趁热打铁,当天内容,当天复习,做到及时复习,才能取得很好的复习效果。
其实,从记忆的角度讲,孩子也应该做到及时复习。重复刺激越及时,费时越少,费力越小,记忆效果越好。
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当天学习的内容,最好做到当天就复习,最迟也不要超过两天。
三、打好作文这场“硬仗”
说到语文,最令孩子们头痛的就是作文了
四年级的孩子写不好作文,与家长对他们的早期教育有关。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注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注重帮助孩子积累词汇等,到了三四年级或五六年级,孩子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的做法却是,等孩子出现了问题,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拿作文来说吧,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根本没有培养孩子观察生活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意识,但等孩子上了三四年级出现了作文难的问题,这时候家长才手忙脚乱地忙着帮助孩子去提高作文成绩。
其实,家教就是一门艺术,家长不仅要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还要在最恰当的阶段去培养孩子的某种能力。当然,我并不是说在孩子上四年级之前,家长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生活的能力等,孩子就写不好作文。我只是想表达,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适当地培养孩子的某些能力,这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
当然,从四年级开始,家长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写作文的能力也不算晚。虽然没有家长前期的培养作铺垫,但到了四年级,孩子有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他们的理解能力增强了,他们自己也有了写好作文的欲望,这些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写好作文的优势。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孩子之所以对作文有畏难情绪,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从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作为成人,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很辛苦、很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情,但却没有人认同和欣赏,我们就会觉得备受打击,从此再做这件事情时,就不会有积极性了。这就像孩子写作文,虽然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写,但得到最多的却是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和指责,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