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反思» 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反思

[07-09 16:05:49]   来源:http://www.89xue.com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460
摘要:针对以上所谈到的内容,我设计了一个再教设计,如下。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对比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学习如何增添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分析文章写景的方法;从写景中领悟作者热爱留恋百草园的思想感情;以点带面,以课本为基础,跳出文本之外,深层挖掘,从文章中领悟鲁迅成为伟人的原因理解作者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看图片,了解作者(提问),他的外貌如何形容?想知道鲁迅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吗?下面让我们沿着童年的足迹,从少年鲁迅的学习过程中追寻他成为伟人的秘诀。二、解题1、文章的题目为什么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题目中得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反思,标签: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针对以上所谈到的内容,我设计了一个再教设计,如下。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对比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学习如何增添文章语言的生动性

分析文章写景的方法;从写景中领悟作者热爱留恋百草园的思想感情;

以点带面,以课本为基础,跳出文本之外,深层挖掘,从文章中领悟鲁迅成为伟人的原因

理解作者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看图片,了解作者(提问),他的外貌如何形容?想知道鲁迅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吗?下面让我们沿着童年的足迹,从少年鲁迅的学习过程中追寻他成为伟人的秘诀。

二、解题

1、文章的题目为什么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题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当鲁迅四十多岁时在回忆这段生活,一定有什么令他难忘的,为什么难忘?什么地方难忘?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他晚年时又写童年。(进一步激发兴趣)

我们按照两地的景、人、事来分析课文。

三、赏析课文

(一)1、归纳百草园的景(提示:从句式、内容、顺序上分析)。提问。

2、探究:从遣词描写来看,这段用词十分准确、生动,形容黄蜂用“肥胖”“伏”,形容叫天子用“轻捷”“直窜”,形容石井栏用“光滑”都十分贴切。这些词语又体现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如果不用形容词会这样?(完成目标三)

用最短的时间背诵这节文字,并把背诵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3、理性思考:你认为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生总结写法)

4、思考:鲁迅是一位文学大家,通过这段景物描写,我们是否能够透视少年鲁迅的哪些行为习惯,对他日后成为作家有积极影响?(观察)

(二)1、三味书屋内的环境是怎样的?

2、三味书屋内有什么人?

(三)、对比思考:


www.89xue.com

1、百草园内有什么人?

2、长妈妈给鲁迅讲的这个故事,鲁迅成年后是否从中挖掘出了一定的人生道理?

3、从鲁迅“及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一句,你看出少年鲁迅有怎样的心理?

4、闰土父亲教会了鲁迅捕鸟的同时,鲁迅是否能从中学到什么做事的道理?

(耐心、细心)

5、你从“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者撞着的”和“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这些内容里读到了什么?

(残忍。要敬畏生命,不要滥捕滥杀生灵,这是我们现在最起码的生态意识。)

6、怎样理解少年鲁迅背着先生画画这个问题?

7、说出你认为应该有怎样的儿童教育。(或谈对三味书屋生活改革的看法)

8、旧时读书跟现在有哪些不同?

我的这个教学设计完全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并且在以教材为根本的同时,时常跳出文本之外,把整篇文章的教学贯穿起来,处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走进了课堂,成为主宰。

总之,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发现这节课有何收获,有失误,方法上有改进,我想,只要我及时记录,及时总结,就能在再教时有些创新,久而久之,我们的教学水平就会有一个大的提高。我们的素质必然得到提升,教学效果也就必然得到提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进行反思性教学,看来是十分必要的。

 
 


上一页  [1] [2] 


Tag: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