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隆中对》导学案» 正文

《隆中对》导学案

[02-23 01:09:24]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967
摘要: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句君与俱来 ( )句二、学习研讨1、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3、问题探究(1) 刘备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向诸葛亮问“计”的?(2)诸葛亮对策的核心是什么?(3)围绕这一核心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4、结合课文,总结本文在谋篇布局和人物塑造方面的特色。三、评价样题1、翻译下面的句子。(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2、阅读文。
《隆中对》导学案,标签: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句

君与俱来             (    )句

二、学习研讨

1、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问题探究

(1) 刘备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向诸葛亮问“计”的?

(2)诸葛亮对策的核心是什么?


(3)围绕这一核心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4、结合课文,总结本文在谋篇布局和人物塑造方面的特色。

三、评价样题

1、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


www.89xue.com

国险而民附(     )(     )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     )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2、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挟天子而令诸侯

②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4、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

5、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①曹操:

②孙权:
③刘表、刘璋:
④诸戎、夷越:

6、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四、延伸拓展

1、诗词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2、对联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题河南南阳卧龙岗宁远楼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题成都武侯祠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

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

3、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5、与诸葛亮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木牛流马》、《八卦衣与鹅毛扇》

6、和诸葛亮有关的歇后语:“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上一页  [1] [2] 


Tag: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