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陈涉世家导学案» 正文

陈涉世家导学案

[02-06 03:46:00]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543
摘要:9、“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守令闻起义军将至,皆弃城逃跑。由此可以想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声势。“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照应上文,“天下苦秦久矣”和“宜多应者”,说明陈涉的分析完全正确,局势的发展恰如他起义前所料。10、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攻”、“下”、&l。
陈涉世家导学案,标签: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9、“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守令闻起义军将至,皆弃城逃跑。由此可以想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声势。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照应上文,“天下苦秦久矣”和“宜多应者”,说明陈涉的分析完全正确,局势的发展恰如他起义前所料。

  10、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
  “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涉、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动摇了秦王朝统治。同时也告诉人们,这场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深入探求:
  1、陈涉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作者司马迁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试说明理由。
  作者司马迁对陈涉是肯定和赞扬的。“世家”是《史记》中为那些对全国政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司马迁将陈涉与一般的王侯齐观,可见对他首先发难的功绩是予以充分肯定的。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这句话表达了陈涉等人敢做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否定。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3、文章第2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目的?
  以记叙人物的对话(语言)为主,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了陈涉、吴广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能。

  积累:
  1、通假字
  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通“谪”,因获罪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
  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www.89xue.com   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被坚执锐     “被”通“披”。

  2、词类活用
  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用作动词,是“以……为苦”,即“认为……苦”的意思。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是“使眼色”的意思。
  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用作动词,是“使……忿恚”的意思。

  3、古今不同用法
  今亡亦死           亡,古义:逃亡。  今义:死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古义:暗地。  今义:中间。
  卒中往往语。         往往,古义:到处。 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陈涉世家》在线测试
   1、 作家、作品、出处不正确的是(  )
     作家         作品       出处
   A. 司马迁       《陈涉世家》   《史记•陈涉世家》
   B. 杜甫        《春夜喜雨》   《杜工部集》
   C. 奥斯特洛夫斯基   《生命的意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 鲁迅        《故乡》     《朝花夕拾》
  2、解释下面红色词的含义。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出自《陈涉世家》)
  数: 
  (2)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出自《陈涉世家》)
  之: 
  3、解释红色的词都正确的是
   A.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同“饲”  见:同“现”
   B.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窘:困窘急迫  敌:胁迫,攻击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书:书信    罾:用网捕
   D.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植:种     亵:亲近而不庄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故乡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