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陈涉世家导学案» 正文

陈涉世家导学案

[02-06 03:46:00]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543
摘要:4、下列句子正确的读法是( )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5、陈涉吴广“乃行卜”,卜者曰:“然足下卜之鬼乎!”行文虽简,含义却丰,对此中含义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举大事向鬼神行卜反映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特点。 B、卜者暗示以借鬼神树威信也反映了民心所向。 C、举大事行卜反映了陈涉吴广的愚昧和犹豫。 D、陈涉吴广行卜,卜者即知其意,说明定多应者。参考答案1、D 分析:D. 鲁迅《故乡》《呐喊》2、(1)句中的&ldqu。
陈涉世家导学案,标签: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4、下列句子正确的读法是( )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5、陈涉吴广“乃行卜”,卜者曰:“然足下卜之鬼乎!”行文虽简,含义却丰,对此中含义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举大事向鬼神行卜反映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特点。
   B、卜者暗示以借鬼神树威信也反映了民心所向。
   C、举大事行卜反映了陈涉吴广的愚昧和犹豫。
   D、陈涉吴广行卜,卜者即知其意,说明定多应者。
参 考 答 案
  1、D
  分析:D. 鲁迅  《故乡》 《呐喊》

  2、(1)句中的“数”是屡次的意思。
    (2)句中的“之”是动词,去的意思。

  3、答案为B项。A项中的“食”应该读shí,“吃”的意思。C项中的“书”是动词,“写”的意思。D项中的“植”解释有误,“植”在句中是“树立”的含义。只有B项中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4、B 在理解句子含义的基础上断句。

  5、C根据文章整体内容来理解。
中 考 解 析
  1、根据下列诗句填写出相关的人物,或作家姓名,或诗文篇目。
  王侯无种英雄志,燕雀喧喧安得知。(    )

  【考点】: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面较广,既要能理解诗句的含义,又要熟悉相关的文学常识。
  答 案 为:陈涉或司马迁,或《陈涉世家》

  2、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1)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广为什么要故意激怒将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答 案 为:①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②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2)答案要点为:以激怒其众;以激怒众人,也为杀尉寻找理由;杀尉。
课外拓展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一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迁10岁开始诵读“古文”典籍,20岁那年开始漫游生活,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任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此外,还多次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作《史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元封元年(前 110年),司马谈生命垂危,临终前把自己著述历史的理想和愿望留给司马迁。三年后,司马迁继任为太史令,开始在“金匮石室”(即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这样,经过了四五年的准备,在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写作《史记》,实践他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这年司马迁42岁。


www.89xue.com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故乡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