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光头发微》教案
一、目标揭示,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发微、睥睨、丰姿、濯濯、差池”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清行文脉络,整体地把握文意。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学习作者善用类比,联类引申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1、3、4段与课文主旨的关系。
学法指导: 默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合作研讨,探究本文所包含的道理,体会其思想性;揣摩语句,品味本文语言的幽默与讽刺意味,体会杂文的文学性。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导
1.学生初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的词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发微: 睥睨( ): 丰姿:
濯濯( ): 差池( ):
2.、学生看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
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何满子,曲名。这是一首描写宫女哀怨感叹的诗。诗歌没有正面批判葬送宫女青春、生命力的皇帝,但从诗人对宫女的这种深刻同情中,人们不是会很自然地厌恶那深锁的宫门和作威作福的皇帝么?)
作者简介:何满子,1919年生,浙江富阳人。着有________、________等论着及随笔杂文等30余种,另有三卷本行世。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曾参编《唐宋词鉴赏辞典》等书。
3.弄清题意 :标题中的“发微”是什么意思?
4. 课文分析: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着重谈了哪两项内容? (2)第一段中作者由“剃光头”联想到哪些事情?
(3) 古代的“髡”刑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4)“既不是”后呼应的常常是“也不是”,为什么作者不用,却用了个“也肯定不会是”
(5)作者说理发师不给乡下佬剃平头,“倒是从美观这面着眼的”,有什么意味?
(6) 括号中为什么说这里面“大有文章”?作者为什么不把这“文章”揭示出来呢?
(7) 理发师本来就没有大权,作者为什么要说“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儿小权”?
(8)“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学生展示,教师精导
教师精导:分析第一问题理清行文脉络,分析后面问题抓住以小见大的写法。本文以小见大,从平凡的生活现象谈起,谈到重大的社会问题,举重若轻;善用类比、联类引申的写法让人啧啧称奇;杂而不乱,漫而有序的结构、平易而又不乏幽默与讽刺的意味的语言以及那浓浓的文化气息更让人不忍释卷。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杂文佳作,也是一篇极好的写作范文。
四、边练边清、巩固提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模(mǘ) 模具 模子 装模作样 模棱两可
B.差(chā) 差池 差别 差可告慰 差强人意
C.弄(nòng) 弄权 里弄 弄假成真 弄巧成拙
D.解(jiě) 解决 押解 浑身解数 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