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4» 正文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4

[06-11 04:13:20]   来源:http://www.89xue.com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9327
摘要:师:读一遍等式,体会等式的意义。(此处不去小结,让学生初步意会到,但是不适合言传)【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存在,通过等号左右两边的关系和意义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的意义与其存在的实际价值。师:同学们如果给你写出左边的算式,你能推导出右边的算式吗?生:可以。2、出示三道练习题目,(完成在练习本上)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20+3)×37=(10+9)×23=(32+25)×74=学生写出正确的右半边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和屏幕上全部内容,等号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你发现了什么?生可能发现:左侧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右侧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左侧三个数。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4,标签: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师:读一遍等式,体会等式的意义。(此处不去小结,让学生初步意会到,但是不适合言传)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存在,通过等号左右两边的关系和意义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的意义与其存在的实际价值。

  师:同学们如果给你写出左边的算式,你能推导出右边的算式吗?

  生:可以。

  2、出示三道练习题目,(完成在练习本上)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

  (20+3)×37=

  (10+9)×23=

  (32+25)×74=

  学生写出正确的右半边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和屏幕上全部内容,等号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你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发现:左侧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右侧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左侧三个数,右侧四个数;

  ……

  小结:两个数加起来的和乘第三个数,就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然后把乘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

  通过仿写,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作用。深刻认知‘分别’的含义。

  师抓住第二条,对呀,怎么多了一个数还相等?引导学生发现,屏幕红色字体呈现以(20+3)×37=为例说明是左侧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乘括号外的数,所以多了一个。你能说出一组符合这个规律的数吗?

] 生一:(10+5)×74=10×74+5×74

同意的举手,鼓励的掌声送给他

  生二:(10+7)×52=10×52+7×52

  生三:(10+9)×24=10×24+9×24

  生四:(30+2)×52=52×30+52×2

  【设计意图】

  学生如果完全可以自己仿制,说明这个内容孩子们真的掌握了,明确了,可以使用了,意思能够说明白了,但是仅仅是不能语言描述而已。

  师:能说完吗?不能,看来这个层次的大家都没问题了,我出一个你会做吗?下面内容分层出示,体现知识层次性。


www.89xue.com

  (16+△)×51=

  (△+■)×○=

  引导出字母形式:

  (a+b)×c=

  师:观察和班上和屏幕上的所有式子,你发现了什么?(可以进一步引导有规律吗?),同桌交流---组内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参与交流),全班交流。

  【本环节学生必须充分的讨论,争论,作为教师必须在学生的练习中找到问题,并及时全班范围内解决。】

  汇报时学生说的意思对就可以,多组汇报之后,逐步修正成比较完善的说法。教师出示规范的说法,学生自己说一遍,同桌互说一遍

  小结:刚才我们从两位数乘法入手逐步发现: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字母形式:(a+b)×c=a×c +b×c

  也可以写成a×(b+c)=a×b+a×c

  【设计意图】

  本环节实现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形式再到文字表达形式的转化,提高认知难度的同时开拓新的只是先河,为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3、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4+6)×27 ○ 4×27+6×27

  (14+86)×39 ○14×39+86×39

  (100+1)×37○100×37+1×37

  3×62+5×62+2×62=

  集体订正,说学生的做法,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计算,感悟、发现乘法分配律作为一种简便运算的手段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4判断:

  (1)(36+27)×5=36×5+27×5 ()

  (2)(13+79)×12=13+79×12 ()

  (3)(34+61)×43=34×61+43 ()

  (4)(2+4+3+1)×5=2×5+4×5+3×5+1×5 ()

  手势表示,对的举对号,错误的举起十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学生判明乘法分配律易错题目的认知,避免今后的练习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5、两个学生到老师这里来看望老师,进门需要握手,通过握手分别对以上题目进行展示,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为什么不对,把知识做到最大程度的内化。

  【设计意图】学生在今后的解决问题中难免碰到类似的错误,如何更加有效地突破其难点,设计一个小情景剧,学生一旦出现类似的错误,只要想起握手问题,将会很容易改正,有效的突破手段。

  6、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乘法分配律,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样的算式才符合乘法分配律吗,乘法分配律你会应用了吗?
 


上一页  [1] [2] 


Tag: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