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3» 正文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3

[05-23 03:27:10]   来源:http://www.89xue.com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9644
摘要: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2. 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 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过程一、创设比赛场景,在活动中激趣谈话:听说我们四(1)班的同学口算速度快,正确率高,想不想显一显身手?那我们来一个速算比赛怎么样?A组 B组(1) 。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3,标签: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2. 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比赛场景,在活动中激趣

谈话:听说我们四(1)班的同学口算速度快,正确率高,想不想显一显身手?那我们来一个速算比赛怎么样?

A组                            B组

(1) 135×6 +65×6               (1)(135+65)×6

(2)   9×37+ 9×13              (2) 9×(37+13)

在A组同学不服气,说B组容易时,教师激趣:是吗?B组容易?那我们再来一次好吗?

A组                            B组

(1)(10+4)×25                 (1)10×25 +4×25                                         (2)(4 +8)×125                (2)4 ×125+8×125

谈话:为什么这次A组又输了?观察观察,可不要冤枉了老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一切数学知识来源于发现问题,而一个伟大的数学家有所成就在于他发现问题。看看今天我们的同学们发现一个怎样的数学知识。有信心吗?给自己鼓鼓掌!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有5个同学就要去参加“海安县首届批发王杯少儿才艺大赛”了,声乐兴趣小组的于老师准备为他们每人买一套一样的漂亮服装,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评析:玩是学生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促进人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如何让学生玩出效果来?教师提供了一个“竞赛”的机会,让学生在“竞赛”中发现竞赛的不公平,近而寻找不公平的原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原因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了同组算式之间的关系。】

二、 创设活动情境,在合作中探究

1. 交流算法,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谈话: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于老师可以怎样搭配服装?

(1)学生的选择方法1: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

一共要付多少元呢?你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安排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板演,并了解全班学生采用的什么方法)

反馈:你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再分别说说两个算式的意义。(课件显示)

谈话:两个算式解决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它们的计算结果也相等,那你会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教师巡视。

[教师板书:(65+45)× 5=65×5 + 45×5],让学生读一读。

(2)学生的选择方法2: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

[1] [2] [3]  下一页


Tag: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