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1
(方法4) 0.2
× 4
0.8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小数乘法可能与整数乘法列出的竖式应该是一样,就是多了一个小数点。
师:真了不起!根据前面学过的整数乘法,不仅列出了小数乘法的竖式,还解释得明明白白,并且得出了结果。就叫做“举一反三”啊!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类推迁移,把整数乘法引入到小数乘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猜测。学生的表现超出了老师的预设,充分大胆地发挥想象,利用类推迁移,创造出了小数乘法的竖式。]
[课题思考:运算能力差往往是思维能力弱造成的,教学中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推理训练,平时练习就要求做到步步有根据、有充足的理由.另外教学要启发学生灵活运用条件,提高运算的简捷性,如灵活运用概念、公式,灵活选择运算途径等.]
师:看到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小淘气也不服气,他也想出了一个与你们不一样的算法。请看大屏幕(课件显示:先出示一个平均分成10份的空白长方形)。
师:你们看懂他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他把一个长方形当作1元,平均分成10份,就是10个小方格,每 一小格就是0.1元。
师:接下来该怎么做?
生:涂2个小格就是0.2元,表示一块橡皮的价钱,一共涂4个2格就是8格,也就是0.8。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图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加深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www.89xue.com
[课题思考:数形结合,化难为易.解答数学问题,若用纯代数方法去解答,有时造成过程复杂,对运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容易出差错,若综合一些其它知识,实施数形结合,则能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之效果.]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小数整数,你能根据这些算法,说说2x4和0.2x4在算法上有什么联系?(学生组内激烈讨论)
[学情分析:这个问题,把学生带入知识探究的海洋里,新知与旧知这样沟通了。]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结:在计算0.2×4时,是利用整数乘法2×4来计算的。比如算法1:先算2×4得8,再看表示8个什么?表示8个0.1,所以0.2×4=8。再比如涂色的方法:一块橡皮涂2格,4块橡皮涂4个2格,即2×4=8格,8格也表示0.8。
师:在这些算法中,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呢?
请学生说想法。
师:看来每种方法都有人喜欢,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
[课题思考:学会思考,增强记忆,会灵活选择算法.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找特点、找不同、找本质、找联系,方能增强记忆。]
三、初步应用,提炼算法,解决简单问题。
师:选择你认为最快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试一试
买3支铅笔需要多少元?
买4把尺子需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
请学生汇报结果和算法。
生:我先算3×3=9,再判断9表示9个0.1,所以0.3×3=0.9。
师:你也是这样的方法吗?
生:是!
师:那我们用这种方法计算“0.8×2”,看是不是算得很快?
师生齐算:8×2=16,表示16个0.1,也就是1.6。
师小结:看来,“先用乘法计算,再判断是几位小数”的方法能够算得又对又快!
……
[设计意图:用“最快”方法计算,“逼迫”学生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使学生感到画图和转化的方法显得力不从心,逐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比较优化的“类比”法进行计算。从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的联系中,将预设的策略“不留痕迹”地传达给学生,为后面的多位数计算打下数学化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运用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的联系,在充分理解小数乘法意义的前提下,进行算法优化。避免了学生盲目地选择算法,影响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现象。这样,既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也帮助学生形成了必要的计算技能。]
[课题思考:在教学中老师要教会学生对运算的方向作出预测,把握运算结果的终极目标和目前的距离,善于观察,培养对运算的敏感度,再多加练习总结,会有所提高。要强调运算的根据,总结运算的常用手段,注意运算的目的.课堂上要面对差生准备教材,多引导、多提问、少批评、多鼓励公正的评价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