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圆的面积》教学实录与反思» 正文

《圆的面积》教学实录与反思

[07-12 15:49:36]   来源:http://www.89xue.com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9830
摘要:我根据教材提供的谈话语,试着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的必要性,体会估的价值,培养学生估的意识。在 半径已知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试着估出圆的面积。没有方格的帮助,学生一时无从下手,再利用方格纸的帮助,体会用方格估算圆面积的好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度量能力。在估圆片面积这一环节,承载着太多的意义,不仅隐含另一种估的策略,更隐含将圆片等分4等份的玄机,使学生主动探索(剪成4等份)成为可能。3、精心预设,引生主动探索。在研讨中,我逐渐发现,一条隐藏的主线逐渐清晰,那就是:圆的面积与半径有什么关系呢?有了这条主线,我顿时感觉整节课就有了骨架,估算和探索活动因需要而更有价值和必要,在这一主线的引领下,。
《圆的面积》教学实录与反思,标签: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我根据教材提供的谈话语,试着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的必要性,体会估的价值,培养学生估的意识。

  在 半径已知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试着估出圆的面积。没有方格的帮助,学生一时无从下手,再利用方格纸的帮助,体会用方格估算圆面积的好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度量能力。在估圆片面积这一环节,承载着太多的意义,不仅隐含另一种估的策略,更隐含将圆片等分4等份的玄机,使学生主动探索(剪成4等份)成为可能。
3、精心预设,引生主动探索。

  在研讨中,我逐渐发现,一条隐藏的主线逐渐清晰,那就是:圆的面积与半径有什么关系呢?有了这条主线,我顿时感觉整节课就有了骨架,估算和探索活动因需要而更有价值和必要,在这一主线的引领下,前后融为一体,又互为验证。

  正是有了在“估一估”的埋伏,才有了学生探索一环节的精彩。圆片的4等份、8等份是学生自己剪出来的,远比老师提前准备的8等份、16等份要有分量。当份数越来越多时,学生感受到不可操作性,这时就有必要借助电脑的优势,弥补操作和想象的不足。在拼法的对比和想象中,学生体会着“化曲为直”,感受着极限思想。

  困惑与思考:

  1、到底要用几课时?

  在研讨中,“到底要用几课时?”曾引起很多的争论。至于要不要将“估一估”做得丰满一些,我认为如何取舍,关键看教师的价值取向。不管怎样取舍,都有优劣。我始终坚信:本节课重点在探索环节,新在估算环节。估算、探索在“圆的面积与半径有什么关系?”这一主线的引领下,保证了知识链的衔接。

  2、在“估一估”中,是不是一定要让学生去体验方格越小、度量的精确程度越高呢?

  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去实践、去思考!

  困惑与思考:

  1、到底要用几课时?

  在研讨中,“到底要用几课时?”曾引起很多的争论。至于要不要将“估一估”做得丰满一些,我认为如何取舍,关键看教师的价值取向。不管怎样取舍,都有优劣。我始终坚信:本节课重点在探索环节,新在估算环节。估算、探索在“圆的面积与半径有什么关系?”这一主线的引领下,保证了知识链的衔接。

  2、在“估一估”中,是不是一定要让学生去体验方格越小、度量的精确程度越高呢?

  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去实践、去思考!


上一页  [1] [2] [3] [4] [5] 


Tag: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