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英语教学设计高二英语教学设计高中英语模块二 Unit 1 Culture Relics 教学案例分析» 正文

高中英语模块二 Unit 1 Culture Relics 教学案例分析

[07-12 20:26:49]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英语教学设计   阅读:9692
摘要:不错哦5、在了解细节的基础上,再次阅读(skimming)。全班分5个小组,分配任务给每一个组,文章共有5段,每组概括一个段落的大意,而且要求使用不超过3个单词来概括,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归纳能力。 (三) Difficult points 因为只是阅读课,语言点不作详解,是为下个课时作准备,分别找出 4句难句,让学生进行解释,一一说明属于什么从句(分别有宾从、状从、定从、主从)(从句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为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l. Frederic WilliamⅠ,the king of Prussia could never have imagined that his greates。
高中英语模块二 Unit 1 Culture Relics 教学案例分析,标签:高二英语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不错哦 5、在了解细节的基础上,再次阅读(skimming)。全班分5个小组,分配任务给每一个组,文章共有5段,每组概括一个段落的大意,而且要求使用不超过3个单词来概括,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归纳能力。   (三) Difficult points     因为只是阅读课,语言点不作详解,是为下个课时作准备,分别找出 4句难句,让学生进行解释,一一说明属于什么从句(分别有宾从、状从、定从、主从)(从句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为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l. Frederic WilliamⅠ,the king of Prussia could never have imagined that his greatest gift to Russian people would have such a strange history.     2. Once it is heated, the amber can be made into any shape.     3. This was a time when the two countries were at war. 4. There is not doubt that the boxes were then put on a train for Konigsberg .    (四) Summing-up(总结)    学生掌握每段大意后,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和特点     1、找出与Amber Room有关的重要线索(3个人物、2个国家、1个组织)     2、分析写作手法(时间顺序及都用了一般过去时描述已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将来进行写作训练描述某事经过时,可以模仿这篇文章的手法    (五) Group-work(task)4人小组     学生此时已非常熟悉文章内容及结构,进入用英语进行交际环节     1、复述课文,教师给出一段文字,中间有不少空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空格(learn how to talk about cultural relics) Fill in the blanks: The Amber Room was made________. Frederick WilliamⅠ________.It soon became part of the Czar's winter palace in St. Petersburg . Later, CatherineⅡ________and she told her artists to________. In September, 1941,the Nazi Germany army secretly ________. After that, what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________. Now Russians and Germans have ________much like the old one. 2、谈谈自己从中的收获(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ext?) 学生都能说出要保护文物(完成本课教学目标)至于怎样保护,因时间关系留待下个课时再讨论。    (六)布置作业:复习课文及写一篇如何保护家乡某一文物的文章。     六、课后反思 教学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一步接一步从阅读文章表层意思,到探讨深层意思,使学生明白文物重要性及要做好保护。例如,先带着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接着概括段意,然后分析句子,(这是表层理解),最后总结全文,通过字面理解使学生达成共识――保护文物,升华到深层理解。引入部分达到预期效果,没有用书本上的例子,而自己准备了录音和图片作为引入,时间短且能引起学生兴趣及渴望了解更多的求知欲。 不足之处是在阅读后回答问题那部分,设计问题大多是 wh-问题,因此对阅读能力稍差的学生没有完全照顾到,原因是我认为他们是高一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不难,何况这些问题并不是推理题,就以为他们都能接受。但下课后我了解到有一些学生并未能在短时间内回答完所有问题,在以后类似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分几个环节设计精读练习,例如针对中下层学生设计Yes/No questions或T/F。


上一页  [1] [2] 


Tag:高二英语教学设计高二英语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英语教学设计 - 高二英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