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物理教学设计高一物理教学设计超重失重教学设计» 正文

超重失重教学设计

[07-17 19:24:22]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   阅读:9345
摘要: (4)学生体验分享:(各组至少说出一例超、失重现象的体验并解释)预设如下: (1):同学们请分析说明“蹦极”全过程中哪些是超重,哪些是失重或完全失重 (2):在旅行车中,车加速上坡或下坡(坡度较大)时 ,分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3):游乐场乘坐过山车时;你的感觉是什么引起的? 2:课堂总结: 结合导入新课的斜面问题用科学外推法得到:(前呼后应) (1)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产生失重现象(包括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此时F压或F拉小于G。 (2)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且a=g时,产生完全失重现象,此时F压=0或F拉=0; 。
超重失重教学设计,标签: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4)学生体验分享:(各组至少说出一例超、失重现象的体验并解释)预设如下:
    (1):同学们请分析说明“蹦极”全过程中哪些是超重,哪些是失重或完全失重
    (2):在旅行车中,车加速上坡或下坡(坡度较大)时 ,分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3):游乐场乘坐过山车时;你的感觉是什么引起的?
    2:课堂总结:
    结合导入新课的斜面问题用科学外推法得到:(前呼后应)
    (1)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产生失重现象(包括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此时F压或F拉小于G。
    (2)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且a=g时,产生完全失重现象,此时F压=0或F拉=0;
    (3)产生失重和完全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3、小试牛刀:
    质量为m的物体用弹簧秤悬在升降机的顶棚上,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弹簧秤读数最小:
    A:升降机匀速上升;
    B:升降机匀加速上升,且a=
    c:升降机匀减速上升,且a=
    d:升降机匀加速下降,且a=
    5:请学生自行解答本课上的思考与讨论:
    三、作业:
    课本练习六
    四、板书设计:
    知识体系分析:
    “超重与失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应用。课标要求:通过实验认识超重与失重现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既能进一步巩固学过的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也为以后学习圆周运动一章和有关卫星运动时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正确理解打下基础。


不错哦     教学环节设计分析:
    本案例设计的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流程图如下:
    从已有的理论知识引入 展开讨论计算并总结结论 科学外推猜测结论并设计实验论证 观察分析讨论交流 建立理论 联系实际交流感受 小试牛刀。
    由于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后的初步应用,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所以基于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实验性,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是可行的。又由于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难点有效突破、可操作性好、可行性强。
本案例教学设计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
    1、教学观念与学习方式的创新与突破
    在课前引入的过程中,强调让学生自主地建构和完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在实验探索上,强调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论证猜想。在交流讨论、问题猜想、实验探究、理论论证、实际应用和总结提高又是一次又一次图式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原有图式的再次改造和完善,构建成螺旋型认知结构体系。
    2、教材内容整合与教学资源高效利用的创新与突破。
    教学反馈设计分析:
    1、课前上位的反馈:
    通过牛顿运动定律在斜面上的应用;在课堂交流展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对比发现规律和和问题。
    2、重点内容难点突破的反馈:
    通过学生设计性模拟电梯实验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可以检测学生的对重难点理解程度。最后通过设计完全失重小实验、体验分享、小试牛刀和课堂小结进行有效反馈。


上一页  [1] [2] 


Tag:高一物理教学设计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物理教学设计 -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