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物理教学设计高一物理教学设计超重失重教学设计» 正文

超重失重教学设计

[07-17 19:24:22]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   阅读:9345
摘要:教学目标: 1: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 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3: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4: 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教学难点: 在超重和失重中有关对支持物的压力和对悬挂物拉力的计算。 教学方法: 实验推理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一个模拟电梯、压力传感器和一个2kg的物块及相应多媒体电脑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
超重失重教学设计,标签: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教学目标:
    1: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
    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3: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4: 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教学难点:
    在超重和失重中有关对支持物的压力和对悬挂物拉力的计算。
    教学方法:
    实验推理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一个模拟电梯、压力传感器和一个2kg的物块及相应多媒体电脑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小车的质量为2kg,用平行于斜面的弹簧秤拉着以加速度大小为2.5m/s2,沿着倾角为30度的光滑斜面运动,请同学讨论计算:
    第一组同学完成:沿斜面加速向上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多少?
    第二组同学完成:沿斜面加速向下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多少?
    第三组同学完成:沿斜面减速向上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多少?
    第四组同学完成:沿斜面减速向下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多少?
    第五组同学完成:在斜面保持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多少?
    交流汇报各组计算结果(学生活动)
    预设提示a:物体的速度方向和运动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b:物体做加速或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讨论预设问题:
    (1) 各组同学将结果与第五组同学结果比较,有什么特点?
    (2) 这一特点可能与哪一个物理量有关?
    (3) 你发现了哪些规律性的东西呢?
    教师设问:
    (1) 倾角增大到90度时,各组的计算结果将会如何?(在已被证明正确的理论上进行合理外推)
    (2) 为什么外推后的推理结果与物体的重力完全相等呢?(引出学生猜想与探究)
    过度语:大家外推后的结果其实就是人们经常谈到超重和失重,那么:什么是超重和失重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超重和失重;
    2:知道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超重和失重:
    为了便于研究外推后的结果是否正确,在课堂上提供一个模拟电梯、压力传感器和一个2kg的物块及相应多媒体电脑请同学设计实验(在教师的点拔下设计实验可行)
    (1)学生活动:
    学生用语言说明如何设计实验(可操作性、可观察性、科学性的要求)
    (2)实验观察与研究:
    设问: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超重?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失重?
    学生猜想:向上运动时超重,向下运动时失重。
    观察实验:
    (1) 向上运动时示数是变大吗?向下运动示数是变小吗?哪到底与哪一个物理量有关呢?
    (2) 为什么当加速度向上时,产生超重现象,当加速度向下时,产生失重现象你能用理论解释吗?
    (3)学生活动:谁还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定性说明失重现象不一定发生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并能说明当加速度为g时,支持力为0时的现象?
    教师说明:上例实验中的支持力为0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现象,那么有哪位同学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举例说明?

[1] [2]  下一页


Tag:高一物理教学设计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物理教学设计 -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