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物理教学设计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摩擦力教案1» 正文

摩擦力教案1

[07-17 19:26:43]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   阅读:9524
摘要: 演示实验,将木块依次放在玻璃上,木板上和毛巾上,用测力计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三种情况下,测力计示数由小到大,说明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摩擦面的材料和光滑程度有关,与相互之间的压力(弹力)成正比,可以写为f=μN μ是动摩擦因数,因摩擦面的材料和光滑程度决定。动摩擦因数是无单位的,它表示摩擦力跟正压力之比。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且跟物体的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3.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实验,其他各组同时操作: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住物块,开始用较小的力拉,记下测力计读数;慢慢增加拉力,再记。
摩擦力教案1,标签: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演示实验,将木块依次放在玻璃上,木板上和毛巾上,用测力计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三种情况下,测力计示数由小到大,说明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摩擦面的材料和光滑程度有关,与相互之间的压力(弹力)成正比,可以写为f=μN μ是动摩擦因数,因摩擦面的材料和光滑程度决定。动摩擦因数是无单位的,它表示摩擦力跟正压力之比。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且跟物体的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3.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实验,其他各组同时操作: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住物块,开始用较小的力拉,记下测力计读数;慢慢增加拉力,再记下测力计读数;继续增加拉力,使物块刚好开始滑动,记下测力计读数;然后保持物块匀速运动,记下测力计读数。
    用投影仪打出投影片,让学生填下表:
    数据 测力计读数 拉力方向 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力方向
    1     静摩擦力1: 
    2     静摩擦力2: 
    3     最大静摩擦力: 
    4     滑动摩擦力: 
    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原理来确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
    用投影仪打出投影片中的五种情况,组织学生讨论木板对木块A有没有摩擦力?
    讨论答案:
    图1  物块A与木板接触,但物块A与木板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木板对物块A没有静摩擦力。
    图2  物块A与木板接触,A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木板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木板对A有向上的静摩擦力。加大力F时,静摩擦力不变,f静大小等于重力mg。


不错哦     图3  物块A与木板接触,A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有沿木板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木板对A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
    图4  物块A与木板接触,沿木板向下匀速滑动,与木板有相对运动,因此木板对A有沿着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滑大小等于重力的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图5  物块A相对于木板有向右运动的趋势,但A不与木板接触,因此木板对A没有静摩擦力。当然B对A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
    (三)课堂小结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接触面,不光滑,有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相对运动时产生滑动摩擦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静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是阻力。
    3.滑动摩擦力可由公式f滑=μN计算,或由物体平衡计算。
    4.静摩擦力不是定值,有一个范围,即0~fm,由物体运动和其他受力情况决定。
    (四)作业与思考
    习题:
    图6中物块A重10N,A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当悬挂物B重3N时,开始沿桌面滑动。求:(1)B物体重1N时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2)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3)当A物体上再加上重10N的C物体,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
    思考题:
    1.请举一二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静摩擦力为动力。
    2.人在爬绳的过程中,手受到什么摩擦力?方向怎样?摩擦力的方向跟人体运动的方向是一致还是相反?
    (五)板书
    1.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静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的大小:0~fm
    2.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时。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N
    3.小结(略)


上一页  [1] [2] 


Tag:高一物理教学设计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物理教学设计 -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
上一篇:超重和失重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