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的还原性及用途教案
[07-17 20:05:19]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阅读:9176次
摘要: G.检验氢气的纯度。 (2)在高温下,三氧化二铁与氢气反应生成音质 铁和水蒸氯。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提示:(1)A、C、G、E、B、D、F;(2)Fe2O3,H2。) 2.典例分析 例1 氢气的下列用途是利用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用来冶练金属 B.作新型燃料 C.制造氨气 D.用来充灌探空气球 (分析)物质的用科是由其性质决定。把性质与用科联系起来学习、记忆,就能减轻记忆负担,并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 氢气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练金属;氢气具有可燃性,燃时放出大量热。
氢气的还原性及用途教案,标签: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G.检验氢气的纯度。
(2)在高温下,三氧化二铁与氢气反应生成音质 铁和水蒸氯。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提示:(1)A、C、G、E、B、D、F;(2)Fe2O3,H2。)
2.典例分析
例1 氢气的下列用途是利用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用来冶练金属 B.作新型燃料
C.制造氨气 D.用来充灌探空气球
(分析)物质的用科是由其性质决定。把性质与用科联系起来学习、记忆,就能减轻记忆负担,并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
氢气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练金属;氢气具有可燃性,燃时放出大量热,并无污染,故是最理想的新型燃料。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可以跟氮 气化合合成氨 气,工业上用此方法合成氨,以上都是利用氢气的化学性质。只有氢气充灌控空气球是利用了氢氧密度最小、最轻这一物理性质。(答案:D )
例2 上图是实验室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的装置 图,请你根据实验情况排出一个正确的顺序(用编号填答 )
A.向大试管装锌粒;B.检验氢气的纯度;C.冷却、取出氢气导管;D.在干燥的硬质大试管底部铺上一层氧化铜;E.立即将氢气通入成氧化铜的试管底部。F.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G.装氧化铜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并固定在铁架台上;H.给制氢气装置的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I.有气泡产生;J.给氧化铜加热;K.黑色氧化铜逐渐变成亮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L.把装有长颈漏斗和导气管的橡皮塞塞紧装锌粒的试管口,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1.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M、E、H、I、J、G、B、F、K、L、D、C;
不错哦 (2)某同学设计的装置共有七处错误
①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插入液面以下;②气体发生器中导气管太长;③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度管用单孔塞;④成氧化铜的试管里通氢气的导管未通在氧化铜上方处;⑤成有氧化铜的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⑥酒精灯未使用外焰加热;⑦使用浓硫酸。)
(评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氢氧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的设计应遵循迅速有效、安全可靠的原则。为此,制取氢气和还原氧化铜的准备工作应同时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还要明确实验原理。
指出装置的错误往往易和改正错误相混淆,如果题目中只要求指出错误没要求改正,回答时只指出错误之处即可。
五、归纳小结
1.了解氢气的用途,掌握氢气的还原性。
2.进一步证明:性质 用途的辩证关系。
六、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4、5。
2.课时作业设计:第二大题。
七、板书设计
G.检验氢气的纯度。
(2)在高温下,三氧化二铁与氢气反应生成音质 铁和水蒸氯。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提示:(1)A、C、G、E、B、D、F;(2)Fe2O3,H2。)
2.典例分析
例1 氢气的下列用途是利用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用来冶练金属 B.作新型燃料
C.制造氨气 D.用来充灌探空气球
(分析)物质的用科是由其性质决定。把性质与用科联系起来学习、记忆,就能减轻记忆负担,并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
氢气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练金属;氢气具有可燃性,燃时放出大量热,并无污染,故是最理想的新型燃料。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可以跟氮 气化合合成氨 气,工业上用此方法合成氨,以上都是利用氢气的化学性质。只有氢气充灌控空气球是利用了氢氧密度最小、最轻这一物理性质。(答案:D )
例2 上图是实验室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的装置 图,请你根据实验情况排出一个正确的顺序(用编号填答 )
A.向大试管装锌粒;B.检验氢气的纯度;C.冷却、取出氢气导管;D.在干燥的硬质大试管底部铺上一层氧化铜;E.立即将氢气通入成氧化铜的试管底部。F.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G.装氧化铜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并固定在铁架台上;H.给制氢气装置的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I.有气泡产生;J.给氧化铜加热;K.黑色氧化铜逐渐变成亮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L.把装有长颈漏斗和导气管的橡皮塞塞紧装锌粒的试管口,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1.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M、E、H、I、J、G、B、F、K、L、D、C;
不错哦 (2)某同学设计的装置共有七处错误
①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插入液面以下;②气体发生器中导气管太长;③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度管用单孔塞;④成氧化铜的试管里通氢气的导管未通在氧化铜上方处;⑤成有氧化铜的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⑥酒精灯未使用外焰加热;⑦使用浓硫酸。)
(评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氢氧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的设计应遵循迅速有效、安全可靠的原则。为此,制取氢气和还原氧化铜的准备工作应同时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还要明确实验原理。
指出装置的错误往往易和改正错误相混淆,如果题目中只要求指出错误没要求改正,回答时只指出错误之处即可。
五、归纳小结
1.了解氢气的用途,掌握氢气的还原性。
2.进一步证明:性质 用途的辩证关系。
六、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4、5。
2.课时作业设计:第二大题。
七、板书设计
Tag: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化学教学设计 -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