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设计
[教师介绍]义和团是在义和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义和拳是民间反清秘密结社的一种。义和拳改称义和团,最早见于山东巡抚张汝梅的奏折。1899年夏天,继任山东巡抚毓贤出示义和拳改称义和团。义和拳先在山东冠县一带展开,赵三多领导民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此后不久,义和拳又在茌平、平原、禹城一带活跃起来。山东巡抚毓贤对义和团采取的政策是由“剿”变“抚”。英法美等国驻华公使压迫清政府撤换毓贤。改派袁世凯为山东巡抚。袁世凯到山东站稳脚跟之后,大肆镇压义和团。义和团在山东无法立足,开始北上,进入直隶,并且不断向北发展,进入京津地区。
[教师过渡]由于义和团势力的发展,帝国主义担心他们的在华利益受到损害。因此于1900年6月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书,然后回答八国联军是由哪些国家的军队组成的?
[学生回答]由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军队组成。司令是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
[教师要求]请同学们简述廊坊阻击战的经过。
[学生简述]西摩尔率八国联军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包围。经过激烈战斗,侵略军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
[教师过渡]廊坊阻击战义和团虽然取得了大捷。但仍然没有阻止侵略军攻占天津和北京。下面,我们就来看详细内容。
[板书]二、八国联军侵华
攻占天津──侵占北京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天津和北京失陷的过程看一下,对此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天津和北京失陷的过程简述一遍。
[学生简述]在廊坊阻击战的同时,集结在大沽口外的各国舰队夺取了大沽炮台,天津门户洞开。八国联军源源登陆,随后攻占天津。慈禧太后急忙派人向列强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沿运河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
[教师引导]同学们想一下,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也是最高统治者出逃,也以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下面请同学们回忆、讨论,这是哪一次战争,当时出逃的皇帝是谁?最后签订了什么条约?为什么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京城被两次攻破?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忆,讨论]……
[学生回答]这场战争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出逃的皇帝是咸丰帝。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后签订了《北京条约》。在四十年中列强两次攻破京城。这一方面表明了列强的船坚炮利,另一方面又表明清朝的腐败。这说明了清王朝的腐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两次攻破京城都与清政府的腐败、妥协有绝大关系。
[教师引申]清政府的这种腐败、妥协,只能给中国带来灾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火烧圆明园,使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付之一炬。八国联军进北京后,更是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彩色字内容。从中了解八国联军在北京城欠下中国人民的一笔笔血债。
不错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