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出示:第一课鸦片战争)
【评定: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二)感知历史,感悟历史。
教师:学习新知识之前,请同学们提出希望在本课探究的问题。
学生:相距遥远的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学生:鸦片的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学生:林则徐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鸦片战争中,处处可见中国军民奋勇杀敌,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涌现了关天培、陈化成一大批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可为什么还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呢?
学生:“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这是描写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诗句。该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
学生: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学生:………
教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这也是我们将要解决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先看一段音像资料,同时思考以下问题: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走私鸦片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播放相关音像资料,出示相关问题)
教师:找到答案的同学请回答?
不错哦 学生:老师,你播放的相关音像资料,效果很好,它不仅生动再现历史的情境,也使我们获得了新知。我认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教师:为什么矛头不是其它国家呢?
学生:中国是西方人一直梦寐以求的地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旅行纪中这样描述过,东方遍地是黄金,更是激起了西方对中国的向往。在清康熙帝时,英国曾有使节到中国访问,结果无功而返。
教师:为什么不直接把商品卖给中国,何必走私鸦片呢?
学生:中国当时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外国的商品很难在中国销售出去。在中英正常的贸易中,英国许多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处于出超。于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牟取暴利。
教师: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学生: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学生:官僚吸食鸦片,腐蚀了清朝的统治机构。
学生: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中国国民素质整体下降。
学生:官兵吸食鸦片,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学生:正如林则徐所说,“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御敌之兵,几无充饷之银。”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教师:面对各种灾难,林则徐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
学生:强迫交出鸦片,并写下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