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曲折历程
[07-17 21:18:14] 来源:http://www.89xue.com 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143次
摘要: 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尽占,华商领馆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扶重资以倾夺,必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李鸿章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后,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省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洋布减少10万匹。不错哦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19。
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曲折历程,标签: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尽占,华商领馆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扶重资以倾夺,必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 ──李鸿章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后,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省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洋布减少10万匹。
不错哦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日战争及战争胜利后,民族工业日益萎缩。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大力倡导发展实业,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图
(1)初步发展:
“夫世界今日之竞争,乃是农工商的竞争;农工商之竞争,实是知识、学问、教育之竞争。” “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阿赖?” ──张謇 毛泽东同志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说过,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火柴大王”刘鸿生 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2)短暂繁荣(黄金时期、进一步发展): 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对民族工业品及其原料减免捐税; 推广技术,劝导人们创办实业…… ──摘自1912—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条例、章程、法规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清末、明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比简表 (3)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再度衰落。 从1922年起,外粉又涌入中国市场,民族资本的面粉业外销几绝,内销也因国内战祸不已和自然灾害迭起而受阻,整个面粉业由盛转衰。茂新一、二虽然尚能勉强维持生产,但连年亏本,如1922年亏37500元,1923年亏174290元。至1924年才稍有盈余。 ──王庚唐、冯炬、顾一群:《荣家在无锡兴办的民族工业》 (4)日益萎缩: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均被破坏毁损,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军管”劫夺。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1938年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撒手离世。 ──《荣氏家族百年传奇》 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火柴大王”刘鸿生 3.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1)不均衡、畸形发展:集中于沿海地区,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艰难曲折:曲折中发展、夹缝中生存。
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尽占,华商领馆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扶重资以倾夺,必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 ──李鸿章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后,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省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洋布减少10万匹。
不错哦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日战争及战争胜利后,民族工业日益萎缩。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大力倡导发展实业,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图
(1)初步发展:
“夫世界今日之竞争,乃是农工商的竞争;农工商之竞争,实是知识、学问、教育之竞争。” “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阿赖?” ──张謇 毛泽东同志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说过,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火柴大王”刘鸿生 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2)短暂繁荣(黄金时期、进一步发展): 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对民族工业品及其原料减免捐税; 推广技术,劝导人们创办实业…… ──摘自1912—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条例、章程、法规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清末、明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比简表 (3)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再度衰落。 从1922年起,外粉又涌入中国市场,民族资本的面粉业外销几绝,内销也因国内战祸不已和自然灾害迭起而受阻,整个面粉业由盛转衰。茂新一、二虽然尚能勉强维持生产,但连年亏本,如1922年亏37500元,1923年亏174290元。至1924年才稍有盈余。 ──王庚唐、冯炬、顾一群:《荣家在无锡兴办的民族工业》 (4)日益萎缩: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均被破坏毁损,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军管”劫夺。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1938年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撒手离世。 ──《荣氏家族百年传奇》 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火柴大王”刘鸿生 3.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1)不均衡、畸形发展:集中于沿海地区,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艰难曲折:曲折中发展、夹缝中生存。
Tag: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