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拉的奋起
[07-17 21:19:35]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676次
摘要: 印巴分治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实现独立 师:虽然印巴分别独立,但是在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上,双方争执不下,几度用战争来解决。在印巴分治过程中,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克什米尔位于印巴之间,面积21 万余平方千米,人口约500万,其中近80%为穆斯林,20%为印度教徒。1947年10月,印度利用信奉印度教的王公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克什米尔归属印度,此举引起当地穆斯林和巴基斯坦人民的强烈反对。在印度军队进入克什米尔后,巴基斯坦也出兵克什米尔,由此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经联合国调解,双方于1949年1月停火,7月划定军事分界线,印度占有克什米尔的3。
亚非拉的奋起,标签: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印巴分治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实现独立
师:虽然印巴分别独立,但是在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上,双方争执不下,几度用战争来解决。在印巴分治过程中,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克什米尔位于印巴之间,面积21 万余平方千米,人口约500万,其中近80%为穆斯林,20%为印度教徒。1947年10月,印度利用信奉印度教的王公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克什米尔归属印度,此举引起当地穆斯林和巴基斯坦人民的强烈反对。在印度军队进入克什米尔后,巴基斯坦也出兵克什米尔,由此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经联合国调解,双方于1949年1月停火,7月划定军事分界线,印度占有克什米尔的3/5地区和400万人口,巴基斯坦占有2/5地区和100万人口。然而,这一协议并没有解决双方的争端,而是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了种子。1965年8月,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再次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双方军队先后越过军事分界线,展开激战。战争持续到9月下旬,但任何一方都未取得明显胜利。9月23日,双方宣布停火。次年1月,在苏联斡旋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签署《塔什干宣言》,同意将各自军队撤回战前阵地,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第二次印巴战争后,巴基斯坦内部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孟加拉)两个地理上被印度分隔的区域间的矛盾开始凸现。1971年3月,东巴局势动荡,驻军哗变,宣布成立孟加拉国临时政府。为了阻止东巴独立,巴基斯坦当局调动军队进入东巴,镇压独立运动。支持孟加拉国临时政府的印度利用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的时机,于11月21日出兵东巴,随后又于12月3日越过克什米尔停火线,向西巴进攻。这样,原来的巴基斯坦内战演变为第三次印巴战争。两翼受敌的巴基斯坦在战争中处于不利境地,印度则得到苏联的全力支持,因此战争形势明显有利于印度。12月16日,印军攻占东巴首府达卡,次日,双方停火。这次战争的结果是肢解、削弱了巴基斯坦,改变了南亚的政治版图,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但印巴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仍是不时诱发地区冲突的悬案。印巴矛盾与冲突,成为南亚地区和平的最大障碍。当然,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后,印巴缓和逐渐成为主流,虽然最终和解为期尚远,但毕竟双方的关系开始趋于和解。
不错哦 2、印度经济的发展
师:印度虽然独立时间和新中国建立差不多,但是两国的经济实力却有很大差异,尤其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后,但印度却积极立足与本国经济的发展,试图超越中国。那首先我们来了结一下印度经济发展的状况。
师:80年代以前,印度奉行限制外国商品进入的政策,鼓励垄断,压制竞争,束缚市场发展,是一比较典型的内向型经济,经济发展非常缓慢,1976年,印度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50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132位;1978年,印度的人均工业生产总值只有36美元。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居主要地位的是农业,60~70年代,在国际资金的援助下,印度的农业有了一定发展,1978年实现了粮食自给。但是,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十分落后。在80年代以前的30年里,其经济年均增长率只有3.5%。1980年以后,印度政府调整经济发展策略,实行对外开放。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印度的工业生产连续5年增长率超过8%。在此期间,印度充分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如利用了世界银行对电力的贷款41.4亿美元和对石油部门的贷款9.87亿美元,大大有利于推动印度工业的发展。80年代,印度的经济实际年增长率超过5%,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有所改变。但是,印度的投资环境仍然不是十分理想,1989年,外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不足1亿美元,只相当于同年泰国接受外资的1/20。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子能研究、电子技术等方面有较高水平。特别在软件开发领域,实力仅次于美国,软件产品大量出口,2000年软件出口额达到62亿美元。印度的科学技术人才十分丰富,每百万人口中有科技人员3329人,科技人员数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但人才流失非常严重。例如,印度的计算机软件人才非常出色,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量雇用“价廉物美”的印度计算机人才为它们服务。因此,8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的发展速度虽然比过去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同亚洲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印度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 1987年,印度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90多美元,全国人口的1/3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989年,印度的外汇储备只有32亿美元,不到泰国的 1/3。而且,债台高筑,1990年,外债总额高达600亿美元,每年出口收入的30%需要用来支付外债的本息。1991年以后,印度推行经济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印度GDP连续10年保持年均6%的增长速度,特别是1994~1997年间,更是平均达到了7%。据统计,到2001年,印度的外汇储备也达到了450亿美元。
印巴分治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实现独立
师:虽然印巴分别独立,但是在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上,双方争执不下,几度用战争来解决。在印巴分治过程中,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克什米尔位于印巴之间,面积21 万余平方千米,人口约500万,其中近80%为穆斯林,20%为印度教徒。1947年10月,印度利用信奉印度教的王公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克什米尔归属印度,此举引起当地穆斯林和巴基斯坦人民的强烈反对。在印度军队进入克什米尔后,巴基斯坦也出兵克什米尔,由此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经联合国调解,双方于1949年1月停火,7月划定军事分界线,印度占有克什米尔的3/5地区和400万人口,巴基斯坦占有2/5地区和100万人口。然而,这一协议并没有解决双方的争端,而是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了种子。1965年8月,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再次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双方军队先后越过军事分界线,展开激战。战争持续到9月下旬,但任何一方都未取得明显胜利。9月23日,双方宣布停火。次年1月,在苏联斡旋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签署《塔什干宣言》,同意将各自军队撤回战前阵地,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第二次印巴战争后,巴基斯坦内部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孟加拉)两个地理上被印度分隔的区域间的矛盾开始凸现。1971年3月,东巴局势动荡,驻军哗变,宣布成立孟加拉国临时政府。为了阻止东巴独立,巴基斯坦当局调动军队进入东巴,镇压独立运动。支持孟加拉国临时政府的印度利用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的时机,于11月21日出兵东巴,随后又于12月3日越过克什米尔停火线,向西巴进攻。这样,原来的巴基斯坦内战演变为第三次印巴战争。两翼受敌的巴基斯坦在战争中处于不利境地,印度则得到苏联的全力支持,因此战争形势明显有利于印度。12月16日,印军攻占东巴首府达卡,次日,双方停火。这次战争的结果是肢解、削弱了巴基斯坦,改变了南亚的政治版图,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但印巴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仍是不时诱发地区冲突的悬案。印巴矛盾与冲突,成为南亚地区和平的最大障碍。当然,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后,印巴缓和逐渐成为主流,虽然最终和解为期尚远,但毕竟双方的关系开始趋于和解。
不错哦 2、印度经济的发展
师:印度虽然独立时间和新中国建立差不多,但是两国的经济实力却有很大差异,尤其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后,但印度却积极立足与本国经济的发展,试图超越中国。那首先我们来了结一下印度经济发展的状况。
师:80年代以前,印度奉行限制外国商品进入的政策,鼓励垄断,压制竞争,束缚市场发展,是一比较典型的内向型经济,经济发展非常缓慢,1976年,印度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50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132位;1978年,印度的人均工业生产总值只有36美元。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居主要地位的是农业,60~70年代,在国际资金的援助下,印度的农业有了一定发展,1978年实现了粮食自给。但是,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十分落后。在80年代以前的30年里,其经济年均增长率只有3.5%。1980年以后,印度政府调整经济发展策略,实行对外开放。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印度的工业生产连续5年增长率超过8%。在此期间,印度充分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如利用了世界银行对电力的贷款41.4亿美元和对石油部门的贷款9.87亿美元,大大有利于推动印度工业的发展。80年代,印度的经济实际年增长率超过5%,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有所改变。但是,印度的投资环境仍然不是十分理想,1989年,外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不足1亿美元,只相当于同年泰国接受外资的1/20。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子能研究、电子技术等方面有较高水平。特别在软件开发领域,实力仅次于美国,软件产品大量出口,2000年软件出口额达到62亿美元。印度的科学技术人才十分丰富,每百万人口中有科技人员3329人,科技人员数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但人才流失非常严重。例如,印度的计算机软件人才非常出色,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量雇用“价廉物美”的印度计算机人才为它们服务。因此,8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的发展速度虽然比过去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同亚洲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印度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 1987年,印度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90多美元,全国人口的1/3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989年,印度的外汇储备只有32亿美元,不到泰国的 1/3。而且,债台高筑,1990年,外债总额高达600亿美元,每年出口收入的30%需要用来支付外债的本息。1991年以后,印度推行经济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印度GDP连续10年保持年均6%的增长速度,特别是1994~1997年间,更是平均达到了7%。据统计,到2001年,印度的外汇储备也达到了450亿美元。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上一篇: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