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与练
[07-17 21:23:46]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536次
摘要:www.89xue.com 材料二 从3月9号制订出《紧急银行法》,到6月16号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在这100天当中,罗斯福总统顶着狂风暴雨前进,一天天显示出他无穷的智慧和无限的精力。到国会议员们宣告休会那天,罗斯福已经发表了十次重要演说,制定了新的外交政策,建立了每周举行记者招待会和内阁会议各两次惯例;宣布了废除金本位制,向国会提出了15篇咨文;指引议员们通过了13个重要法案,其中包括对一切银行存款实行保险,对抵押住宅者发放贷款,对华尔街金融市场进行改革,拨发40亿元作为联邦救济金,准许公开经营啤酒,以及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等一系列法令。──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
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与练,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www.89xue.com 材料二 从3月9号制订出《紧急银行法》,到6月16号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在这100天当中,罗斯福总统顶着狂风暴雨前进,一天天显示出他无穷的智慧和无限的精力。到国会议员们宣告休会那天,罗斯福已经发表了十次重要演说,制定了新的外交政策,建立了每周举行记者招待会和内阁会议各两次惯例;宣布了废除金本位制,向国会提出了15篇咨文;指引议员们通过了13个重要法案,其中包括对一切银行存款实行保险,对抵押住宅者发放贷款,对华尔街金融市场进行改革,拨发40亿元作为联邦救济金,准许公开经营啤酒,以及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等一系列法令。 ──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胡佛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和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罗斯福总统上台后采取的政策与胡佛总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胡佛和罗斯福两任总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其结果是胡佛以失败而告终,而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境,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宣扬:“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和大企业提供优惠,财政援助,并降低其所得税。胡佛宣称救济工人是慈善团体的事情,而不是联邦政府的责任,拒绝采取任何救济工人的措施。 材料二 1932年底,在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美国举行了总统选举,结果民主党人罗斯福获胜,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任总统后,为摆脱危机实行新政。下台后的胡佛及其追随者大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是“社会主义异端”,并在1936年底的总统选举中,竭力阻止罗斯福连选连任。 材料四 1936年底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为批驳胡佛等人的攻击,罗斯福发表讲话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即罗斯福政府)挽救了它。”总统选举结果,罗斯福再次获胜,连任总统。 请回答: (1)联系材料1和国家工业复兴法,比较罗斯福、胡佛对资本家和工人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2)罗斯福、胡佛上述不同政策反映二人克服经济危机的基本思想有什么不同?罗斯福的基本思想反映美国资本主义的什么发展趋势? (3)联系材料4分析材料3中胡佛攻击罗斯福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 【提示与答案】 1.A 2.A 3.D 4.B 1929~1933年的大危机,股市崩溃,大量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严重,许多人找不到工作。 5.D ①显然是错误的,可排除;③④均来自课本;②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生产的盲目性。由此可知②③④都是20世纪20年代末引发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 6.D 由于柯立芝政府对贫富差距扩大不干预,导致市场萎缩,社会生产相对过剩,从而为经济危机的发生埋下祸根。 7.D 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但生产的过剩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在加快,可广大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化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而受到重重阻碍。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虽然![学科网(www.zxxk.com)--国内最大的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www.89xue.com 材料二 从3月9号制订出《紧急银行法》,到6月16号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在这100天当中,罗斯福总统顶着狂风暴雨前进,一天天显示出他无穷的智慧和无限的精力。到国会议员们宣告休会那天,罗斯福已经发表了十次重要演说,制定了新的外交政策,建立了每周举行记者招待会和内阁会议各两次惯例;宣布了废除金本位制,向国会提出了15篇咨文;指引议员们通过了13个重要法案,其中包括对一切银行存款实行保险,对抵押住宅者发放贷款,对华尔街金融市场进行改革,拨发40亿元作为联邦救济金,准许公开经营啤酒,以及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等一系列法令。 ──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胡佛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和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罗斯福总统上台后采取的政策与胡佛总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胡佛和罗斯福两任总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其结果是胡佛以失败而告终,而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境,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宣扬:“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和大企业提供优惠,财政援助,并降低其所得税。胡佛宣称救济工人是慈善团体的事情,而不是联邦政府的责任,拒绝采取任何救济工人的措施。 材料二 1932年底,在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美国举行了总统选举,结果民主党人罗斯福获胜,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任总统后,为摆脱危机实行新政。下台后的胡佛及其追随者大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是“社会主义异端”,并在1936年底的总统选举中,竭力阻止罗斯福连选连任。 材料四 1936年底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为批驳胡佛等人的攻击,罗斯福发表讲话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即罗斯福政府)挽救了它。”总统选举结果,罗斯福再次获胜,连任总统。 请回答: (1)联系材料1和国家工业复兴法,比较罗斯福、胡佛对资本家和工人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2)罗斯福、胡佛上述不同政策反映二人克服经济危机的基本思想有什么不同?罗斯福的基本思想反映美国资本主义的什么发展趋势? (3)联系材料4分析材料3中胡佛攻击罗斯福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 【提示与答案】 1.A 2.A 3.D 4.B 1929~1933年的大危机,股市崩溃,大量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严重,许多人找不到工作。 5.D ①显然是错误的,可排除;③④均来自课本;②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生产的盲目性。由此可知②③④都是20世纪20年代末引发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 6.D 由于柯立芝政府对贫富差距扩大不干预,导致市场萎缩,社会生产相对过剩,从而为经济危机的发生埋下祸根。 7.D 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但生产的过剩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在加快,可广大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化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而受到重重阻碍。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虽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上一篇:世界政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