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六单元阶段性学习质量检测
[07-17 21:23:58]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248次
摘要: A.是由孙中山设计而成的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是当时非常流行的西式服饰 D.出现于20世纪初期 8.电影《七十二家房客》真实地反映了旧上海市民生活在低矮的阁楼、破旧的里弄的情形。而如今上海到处是高楼林立,洋溢着现代化都市的气息。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 A.上海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上海建筑业发达 C.上海政府领导有方 D.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9.某地市历史教研网站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及物质变化的网页链接,其中包括服饰、社会习俗、饮食居住、礼仪、大众传媒、交通通讯,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六单元阶段性学习质量检测,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A.是由孙中山设计而成的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是当时非常流行的西式服饰 D.出现于20世纪初期 8.电影《七十二家房客》真实地反映了旧上海市民生活在低矮的阁楼、破旧的里弄的情形。而如今上海到处是高楼林立,洋溢着现代化都市的气息。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 A.上海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上海建筑业发达 C.上海政府领导有方 D.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9.某地市历史教研网站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及物质变化的网页链接,其中包括服饰、社会习俗、饮食居住、礼仪、大众传媒、交通通讯,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流行语 B.基因工程
www.89xue.com C.菜篮子工程 D.安居工程 10.卡顿在《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说:“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垄断主义企业,并在萧条开始以后一个时期能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轨,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人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之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性解体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根据上述材料,导致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有 ①垄断企业维持高价 ②收入分配不均 ③证券市场投机盛行 ④经济运行失调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1.某同学搜集到一张上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会见工厂主的照片,你认为当时双方的话题主要涉及 A.扩大农业生产。为工业提供原料 B.调整工业生产,复兴全国工业 C.恢复自由放任,提高工厂主积极性 D.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12.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13.撒切尔夫人步入政坛时,“英国病”(在20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经济出现了滞涨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三十年,被一些经济学家戏称为“英国病”。)这一沉疴正在日益严重地缠绕英国。她抱着振兴英国的决心走进了唐宁街10号。为治愈“英国病”,她为英国开出的处方是 A.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积极推行非国有化政策 C.实行充分就业的政策 D.强化对海外领地的控制 14.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对货币供应的管理调节经济,反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1976年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二战后至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了米尔顿·费里德曼这一主张的是 A.二战后,经济进入2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 B.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C.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D.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复苏并低速持续增长 15.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二、非选择题
A.是由孙中山设计而成的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是当时非常流行的西式服饰 D.出现于20世纪初期 8.电影《七十二家房客》真实地反映了旧上海市民生活在低矮的阁楼、破旧的里弄的情形。而如今上海到处是高楼林立,洋溢着现代化都市的气息。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 A.上海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上海建筑业发达 C.上海政府领导有方 D.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9.某地市历史教研网站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及物质变化的网页链接,其中包括服饰、社会习俗、饮食居住、礼仪、大众传媒、交通通讯,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流行语 B.基因工程
www.89xue.com C.菜篮子工程 D.安居工程 10.卡顿在《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说:“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垄断主义企业,并在萧条开始以后一个时期能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轨,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人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之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性解体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根据上述材料,导致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有 ①垄断企业维持高价 ②收入分配不均 ③证券市场投机盛行 ④经济运行失调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1.某同学搜集到一张上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会见工厂主的照片,你认为当时双方的话题主要涉及 A.扩大农业生产。为工业提供原料 B.调整工业生产,复兴全国工业 C.恢复自由放任,提高工厂主积极性 D.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12.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13.撒切尔夫人步入政坛时,“英国病”(在20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经济出现了滞涨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三十年,被一些经济学家戏称为“英国病”。)这一沉疴正在日益严重地缠绕英国。她抱着振兴英国的决心走进了唐宁街10号。为治愈“英国病”,她为英国开出的处方是 A.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积极推行非国有化政策 C.实行充分就业的政策 D.强化对海外领地的控制 14.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对货币供应的管理调节经济,反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1976年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二战后至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了米尔顿·费里德曼这一主张的是 A.二战后,经济进入2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 B.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C.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D.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复苏并低速持续增长 15.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二、非选择题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