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导与练
[07-17 21:24:40]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428次
摘要:】 一、比较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 1927年 。
高中历史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导与练,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 一、比较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 1927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1935年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www.89xue.com 二、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景 内容 第一次 大革命失败后,城市武装起义道路行不通 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小资料】 小岗之夜震天动地 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大批农民背井离乡外出乞讨。是年12月的一天夜里,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20户农民(两户单身),聚在村里一间屋里,他们神态极为严峻地写下了一纸契约,全文如下: 时间:1978年12月地点: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们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到会的21个农民,3人盖了私章,18人按了血红的手印。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契约,却预示着农村一场大变革的开始。小岗农民为什么担惊害怕,因为过去的历史教训实在太深刻了。 1955年,农村搞合作化时,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因为主张可以搞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毛泽东在全国省市区书记会上公开批评他“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天灾人祸导致农村饿死大量人口。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包产到户作为一种补救措施又在农村流行开来,并且得到了刘少奇、邓小平等人的支持。邓小平还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耗子的就是好猫。”这就是著名的“猫论”。但是这引起毛泽东的不满,他在1962年8月政治局会议上,针对刘少奇等人愤怒地说:“一搞包产到户,一搞单干,半年时间就看出农村阶级分化很厉害……”“包产到户是方向的问题”。并由此演绎出他那著名的论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1978年秋,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在京向中央主席华国锋痛陈农民的贫困绝望,并提出非把土地划给农民建立责任田不可,否则无法扭转危局。华国锋、万里二人争论时,叶剑英、邓小平在场。万里得到了邓小平的支持,邓小平在插话中再次重申了他的“猫论”。叶剑英缓和地站在邓小平一边。但华国锋不同意,他认为只有把人民公社精神更深灌入农民心中,抓紧阶级斗争,才能振兴农村。了解了这些情况,你就会对小岗之夜为什么会“震天动地”了。 【体验高考
】 一、比较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 1927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1935年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www.89xue.com 二、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景 内容 第一次 大革命失败后,城市武装起义道路行不通 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小资料】 小岗之夜震天动地 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大批农民背井离乡外出乞讨。是年12月的一天夜里,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20户农民(两户单身),聚在村里一间屋里,他们神态极为严峻地写下了一纸契约,全文如下: 时间:1978年12月地点: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们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到会的21个农民,3人盖了私章,18人按了血红的手印。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契约,却预示着农村一场大变革的开始。小岗农民为什么担惊害怕,因为过去的历史教训实在太深刻了。 1955年,农村搞合作化时,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因为主张可以搞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毛泽东在全国省市区书记会上公开批评他“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天灾人祸导致农村饿死大量人口。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包产到户作为一种补救措施又在农村流行开来,并且得到了刘少奇、邓小平等人的支持。邓小平还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耗子的就是好猫。”这就是著名的“猫论”。但是这引起毛泽东的不满,他在1962年8月政治局会议上,针对刘少奇等人愤怒地说:“一搞包产到户,一搞单干,半年时间就看出农村阶级分化很厉害……”“包产到户是方向的问题”。并由此演绎出他那著名的论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1978年秋,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在京向中央主席华国锋痛陈农民的贫困绝望,并提出非把土地划给农民建立责任田不可,否则无法扭转危局。华国锋、万里二人争论时,叶剑英、邓小平在场。万里得到了邓小平的支持,邓小平在插话中再次重申了他的“猫论”。叶剑英缓和地站在邓小平一边。但华国锋不同意,他认为只有把人民公社精神更深灌入农民心中,抓紧阶级斗争,才能振兴农村。了解了这些情况,你就会对小岗之夜为什么会“震天动地”了。 【体验高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