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与练
[07-17 21:24:59]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786次
摘要: 材料三 材料四 世界工业生产分布表 材料五 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量贵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无可争辩的运输队”的实际含义指什么? (2)与西班牙、葡萄牙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该时期的英国殖民政府有何显著不同?这种变化对殖民地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英国于19世纪中期确。
高一历史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与练,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材料三
材料四 世界工业生产分布表
材料五 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
──《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量贵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无可争辩的运输队”的实际含义指什么?
(2)与西班牙、葡萄牙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该时期的英国殖民政府有何显著不同?这种变化对殖民地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英国于19世纪中期确立世界霸主地位。请从材料三中经济力量和科学技术这两大要素概述当时英国综合国力的主要特征。
(4)根据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
14.阅读下列材料: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请回答:
(1)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和新工业部门的变化。
(2)概括说明科学技术在上图A、B两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3)A、B两点对应的两个时期的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提示与答案】
1.B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蒸汽引擎和火车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19世纪70年代kai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话和留声机是其主要成果;1885年汽车发明,1903年飞机升上天空,③处应该为汽车、飞机模型。
2.D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各国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和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C两项表述不全面,B项表述错误。
3.B 4.C 5.B 6.D 7.D 8.C 9.B
10.(1)天文学的革命。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等)。(2)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不够发达,科学知识运用于工业生产的条件不够成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对生产的影响不大。(3)1870年以后,近代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科学技术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革命和进步;几乎所有工业部门,无论旧工业部门还是新兴工业部门,都受到新科技、新发现的影响,特别是电的发现和运用。(4)科学技术是巨大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科技意识、科技利用是决定一个国家或民族国际地位、经济地位的重要前提。
www.89xue.com 11.(1)人力、畜力。(2)第一次工业革命,早期火车,铁路交通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推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3)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通讯工具的发明。(4)国际格局:第一次,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第二次,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 12.(1)变化:开辟了以欧洲为中心、通向其他地区的海上航线;大西洋成为世界最繁忙的交通要道;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欧国家成为商路的中心地区等。原因:新航路的成功开辟;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2)现象: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产品行销世界各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与殖民体系的形成。(3)过程: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结束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增强了西方列强的实力,加快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步伐,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3.(1)影响:引发“价格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加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含义:掠夺来的财富供封建统治阶级挥霍享乐,(或答“未能转化成资本”)财富最终流入工业比较发达的英国与荷兰。(2)将海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影响:加剧殖民地的贫困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冲击了旧思想与旧制度。(3)经济力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工农业生产力水平世界领先;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发明蒸汽机车,兴建铁路,交通运输业发达。科技:科技成果丰富,科技水平遥遥领先;向国外输出机器设备,成为世界工厂。(4)趋势:经济发展缓慢,失去在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原因:完全依赖海外殖民地,惰性滋长;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愿更新国内旧设备;既得利益集团阻挠新技术的应用;美、德等国的竞争和挑战。 14.(1)影响: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含义:西、葡掠夺的贵重金属为英、荷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2)将海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影响: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加速了旧的经济体制的解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趋势: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原因: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德等国的迅速崛起与竞争。
材料三
www.89xue.com 11.(1)人力、畜力。(2)第一次工业革命,早期火车,铁路交通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推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3)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通讯工具的发明。(4)国际格局:第一次,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第二次,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 12.(1)变化:开辟了以欧洲为中心、通向其他地区的海上航线;大西洋成为世界最繁忙的交通要道;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欧国家成为商路的中心地区等。原因:新航路的成功开辟;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2)现象: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产品行销世界各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与殖民体系的形成。(3)过程: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结束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增强了西方列强的实力,加快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步伐,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3.(1)影响:引发“价格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加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含义:掠夺来的财富供封建统治阶级挥霍享乐,(或答“未能转化成资本”)财富最终流入工业比较发达的英国与荷兰。(2)将海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影响:加剧殖民地的贫困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冲击了旧思想与旧制度。(3)经济力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工农业生产力水平世界领先;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发明蒸汽机车,兴建铁路,交通运输业发达。科技:科技成果丰富,科技水平遥遥领先;向国外输出机器设备,成为世界工厂。(4)趋势:经济发展缓慢,失去在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原因:完全依赖海外殖民地,惰性滋长;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愿更新国内旧设备;既得利益集团阻挠新技术的应用;美、德等国的竞争和挑战。 14.(1)影响: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含义:西、葡掠夺的贵重金属为英、荷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2)将海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影响: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加速了旧的经济体制的解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趋势: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原因: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德等国的迅速崛起与竞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