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导与练
[07-17 21:27:42]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140次
摘要:www.89xue.com C.经济危机迫使西方国家扩大对苏联的出口 D.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初步建立 15.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说: “各种经济形态大致上分成三个类型:市场经济、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和两者的混合形态──混合经济。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经济体完全属于两种极端之一。世界各国大多实行混合经济制度。”下列历史事件中最早将市场和计划两者“混合”的是( ) A.英国的工业革命 B.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6.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全。
高中历史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导与练,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www.89xue.com C.经济危机迫使西方国家扩大对苏联的出口 D.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初步建立 15.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说: “各种经济形态大致上分成三个类型:市场经济、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和两者的混合形态──混合经济。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经济体完全属于两种极端之一。世界各国大多实行混合经济制度。”下列历史事件中最早将市场和计划两者“混合”的是( ) A.英国的工业革命 B.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6.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全国征购到二亿二千万普特的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俄政权共采购到四亿三千三百万普特粮食。这说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经济建设募集的粮食不断增长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前线军事战争募集到足够粮食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都巩固了政权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都有利于农村发展 17.工业企业的经营方式,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是有很大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 ) A.集中全国的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扩大经营权 C.国家政权和国外、国内私人资本合作 D.重要工业企业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18.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 A.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19.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20.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21.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 A.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 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22.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1913年数字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疆界计算的)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 )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煤 6 6 4 3 4 3 钢 5 5 5 4 3 3
www.89xue.com C.经济危机迫使西方国家扩大对苏联的出口 D.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初步建立 15.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说: “各种经济形态大致上分成三个类型:市场经济、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和两者的混合形态──混合经济。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经济体完全属于两种极端之一。世界各国大多实行混合经济制度。”下列历史事件中最早将市场和计划两者“混合”的是( ) A.英国的工业革命 B.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6.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全国征购到二亿二千万普特的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俄政权共采购到四亿三千三百万普特粮食。这说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经济建设募集的粮食不断增长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前线军事战争募集到足够粮食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都巩固了政权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都有利于农村发展 17.工业企业的经营方式,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是有很大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 ) A.集中全国的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扩大经营权 C.国家政权和国外、国内私人资本合作 D.重要工业企业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18.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 A.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19.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20.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21.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 A.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 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22.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1913年数字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疆界计算的)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 )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煤 6 6 4 3 4 3 钢 5 5 5 4 3 3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