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出示板书]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 农业与我们
[教师承转]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
[出示课件]视频资料:主要农业部门
[学生讨论]直观了解农业,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
www.89xue.com [师生小结]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农业产品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业五个部门。
[出示板书]1.农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补充解释]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只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五个部分。
副业是指分别以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为主的农村,为搞活经济而发展的辅助产业,因各地的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在地区分布上没有多少规律可循。
(深刻理解农业包括的各个部门。)
[学生活动]结合乡土地理说明农业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的密切联系。
(学生在资料收集、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不仅对本节的有关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师生小结]农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
[教师承转]可见,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的原料和消费市场,都离不开农业。下面是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你赞成哪一个说法?为什么?
[出示课件]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
──我国人口这么多,粮食生产太重要了。
──只有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应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首位。
[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表见解,其他学生质疑补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看问题。
[教师小结]从我国人口的角度来说,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从中国实现现代化来讲,农村实现现代化是瓶颈;对于国家决策者而言,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出示板书]2.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板书设计
评价建议
本标题的知识内容较为简单,应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农业概念、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对资料的收集、分析、语言表达能力;与他人的合作意识;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现实生活中“三农”问题的关注态度及对农业地位的体会等各方面表现的总体评价。
教学后记
新地理课堂教学具有更难的预测性,不要使自己的预测和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完全吻合,否则地理课堂教学就缺乏创造性了。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在愉快地合作交流中,在自主体验和探究中,学生也在完成一种隐性的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讲,隐性任务比既定的任务更有意义和价值,一节课结束,为什么要划一个句号呢?一节课结束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这正是课改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