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教学设计
2.关于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为了说明北京在中国的政治地位,教材选择了中国政治中心的象征──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学生通过天安门的位置以及设立在北京的党政机构,认识到其重要的地位;北京还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主要体现在北京有很多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体育场馆、博物馆和文艺团体等文化机构和设施,教材给出了北京市城区文化机构和设施分布图(图6.4),目的是想通过学生观察,得出感性认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地图上信息的提取、认定和加工能力。
www.89xue.com
3.北京的悠久历史。第二框题的文字、图6.5和图6.6以及阅读资料“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共同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北京是一个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第二,这样悠久的历史,使得今天的北京在建筑风格以及城市的规划格局上很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的风格;第三,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更加突出了北京的文化职能,这也是北京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地方,北京可以凭借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教师要通过这一框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研究一个地区,要更好了解它现在的地理环境,就应该了解它过去的地理状况,一个地区的现状往往与它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4.人地关系的体现。教材两次出现了北京城区地图,而活动题中的图6.7“北京古代城区的变迁”决不是图6.5的重复,而是为了说明北京城址的迁移与水源的密切关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一个城市发展的影响。从图上可以看出,不管城区如何变迁,有一个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始终要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随着城市职能的丰富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水源的丰裕程度直接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城址变迁。
5.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既然历史为北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那么就应该珍惜它,使之能够持续地利用下去,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23页活动第2题,就将这个“利用”与“保护”的问题摆在了学生的面前,供学生讨论。值得注意的是,教材列举的几条建议中,不仅有强制性行为,还有利用现代新技术的解决办法,这会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故宫是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北京悠久历史的见证,所以教材特意在这里通过照片和简要的文字对其进行了介绍。
6.关于图6.9“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布局”。从本图中可以看到两个问题:第一,北京周围密布着卫星城和新区,这是大都市的典型特征;第二,北京不仅有着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并且还有发达的公路系统,它使北京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内部各区的联系和沟通更加方便、快捷。
7.北京的现代化。由于其特殊的身份,使得北京必须要朝着现代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图6.11的四幅照片介绍了北京的重点功能区,这充分反映了北京城的现代化特征。高速的发展必然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材紧接着就通过活动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点滴变化,从而感受到北京的时代气息。
8.由于北京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特有的城市职能,使得北京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共存”的景象。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也必然会出现“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这对北京来说,是一个独特的考验。教材通过图6.10“北京城市道路改造一例”介绍了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即平安大街的改建。并且紧接着将“胡同”和“四合院”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合理发展区域的意识。